】 【打 印】 
參考快評:美共和黨選舉的“反華劇本”
http://www.CRNTT.com   2020-04-27 12:26:38


  中評社北京4月27日電/參考快評:美共和黨選舉“反華劇本”揭示了什麼?

  來源:參考消息網  作者:許悠

  美國共和黨為選舉炮制的“反華劇本”真是讓人大開眼界。據美國《政治報》網站4月24日報道,共和黨參議員委員會給黨內各競選陣營發送了一份長達57頁的詳細備忘錄,建議共和黨候選人在應對涉及新冠病毒危機的問題時積極攻擊中國。

  其中,詳細地列出了三條主要攻擊路綫:病毒的傳播是由於中國的“掩蓋”造成的;民主黨人“對中國軟弱”;新冠病毒是中國“肇事逃逸”,共和黨將“推動制裁中國”。對此,連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都忍不住發推文,推薦大家“都來看看”這個“好劇本”。

  其實,要說意外也不意外,這個劇本中的很多說辭,我們早已經有所領教了。因為正是這段時間,我們已經看到了美國以共和黨為主的一些政客,輪番上演了各種攻擊中國的“花式表演”,其拙劣行徑正是印證了這份備忘錄上的種種“招數”。只是,基本的做人准則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沒想到竟然真的有這樣一份極盡甩鍋與污蔑之能事的“劇本”存在。這確實刷新了我們對於美國政黨和政客認知的下限。

  布雷特·奧唐奈——這個劇本的總策劃,我們有必要先來認識一下。他是美國資深競選策略師,其所創立的公司目前為衆多國會議員提供咨詢。據報道,他過往的戰績十分輝煌,如2016年曾幫助7名美國參議員候選人贏得勝利。

  在奧唐奈曾經的客戶中,有兩位更為我們所熟知的人物:湯姆·科頓,就是那位推動允許美國人就新冠病毒起訴中國提案的參議員,以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事實證明,這些“演員們”確實都很好地領會了編劇的意圖,“表演”也很不遺餘力。
<nextpage>
  美國共和黨的這份選舉“反華劇本”,至少說明幾個問題:

  首先,美國政客對中國就疫情的種種污蔑只是“欲加之罪”。甩鍋和攻擊中國是主旨,不需要有事實依據,不需要科學求證,只需要把鍋甩給中國,把矛盾引向中國。用“劇本”的話來說,“在回答任何有關新冠病毒的問題時,都要毫不留情地傳達反對中國的信息”“當被問及是否是特朗普的過錯時,建議采取把矛頭轉向中國的方式回應”“不要為特朗普辯護,除了對中國旅行的禁令,只要攻擊中國”。

  照此邏輯就不難推測出,下次再有美國政客污蔑造謠中國時,可能他們只是在按劇本完成他們的表演。

  其次,從這個“劇本”所傳授的各種招數,我們不能不產生這樣的疑惑:

  原來對於美國的議員和總統候選人們來說,誰更能熟練地應用這些撒謊抹黑、信口開河、推卸責任、煽動蠱惑的套路,誰就更容易最終勝出。——這難道就是美國選舉制度的優勢?

  美國國內的選舉,比拼的不是候選人的執政理念、管理能力、工作業績和施政構想,卻把攻擊一個遙遠的外部國家作為競選主軸,為此甚至可以毫無原則和底綫。——這難道就是美國民主的精髓?

  2018年美國中期選舉時,西班牙《起義報》曾有一篇文章這樣評價:“真正操縱美國選舉結果的是金錢的力量、狡猾而經過算計的選區設置、官員的偏見和媒體的誤導。”如今,大概還要再加上一條——精巧的劇本和精湛的演技。

  再次,此次疫情暴發後,一些政客和媒體不遺餘力地試圖將“對中國強硬”塑造成為美國新的“政治正確”。

  由此,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政客和媒體宣傳反華——民衆對華好感度下降——政客和媒體迎合民衆。也正因為如此,特朗普和拜登今年的競選廣告才會淪為“誰對中國更強硬”的比拼。
<nextpage>
  最後,中美關系預計會進入比較艱難的階段。形勢已經很明顯,美國兩黨今年大選的主題一定會圍繞“攻擊中國”展開。當然,以前美國的每次大選,候選人打“中國牌”的戲碼都會上演,但是像今年這樣,把“攻擊中國”作為競選的中心話題,打出“中國牌”的時機如此之早、規模如此廣泛、程度如此惡劣的情況,實屬罕見。

  而且,這樣明確地對抗中國,強調將“推動制裁中國”的競選承諾,在執政後估計也無法含糊過去。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并做好准備應對局勢的變化。

  “中國將在美國大選中遭受重創,這是對其日益增強的實力和影響力的一種逆向贊美。”美國有綫電視新聞網(CNN)在4月23日的一篇文章中寫道。

  如果對中國的污蔑、誹謗、攻擊和欺詐就是美國對中國崛起的所謂“贊美”,那麼我們也唯有用實力才能作出最好的回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