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於澤:加碼財政對中小微企業兜底
http://www.CRNTT.com   2020-05-01 10:18:22


  中評社北京5月1日電/在剛剛公布的宏觀經濟數據中,中國一季度受到疫情影響同比增長-6.8%,創下改革開放以來新低。中國面臨新常態大勢下增速主動放緩和疫情衝擊下被動停滯的雙重挑戰。疫後經濟恢復的新動能在哪裡?在線新經濟能否支撐起經濟恢復?近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疫後經濟恢復策”公益課系列直播課中,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於澤認為,回答這兩問題,首先要認識到,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衝擊與以往都不同,這次疫情導致的經濟衝擊是凱恩斯機制和薩伊(法國經濟學家)機制雙重降臨,是從供給衝擊隨後放大了需求側衝擊。其次,一些單點式的亮點並不能成為具有支撐力的新經濟增長點,疫後恢復經濟需要系統性方案。、

  以下為其直播課的主要內容,澎湃新聞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供需減少,需警惕未來經濟可能出現的退出乘數

  新冠疫情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巨大衝擊:全球主要經濟體受到衝擊,全球價值鏈模式受到全面挑戰,製造業將出現巨大承壓。

  分析來看,這次新冠肺炎衝擊經濟的性質與二戰之後所有的經濟衝擊都不一樣。這次不是單純的供給側衝擊或單純需求側衝擊導致的,也不是二者的簡單組合,而是由薩伊和凱恩斯兩位“大神”同時發威作用的結果。

  經濟學理論方面,薩伊提出“供給會創造需求”的觀點;凱恩斯觀點與其相反,凱恩斯認為供給其實並不能夠完全自主創造需求,所以存在著總需求不足。這是經濟學關於經濟波動兩個代表性的觀點。

  這次疫情帶來的衝擊,一方面是“薩伊效應”:供給本身沒有了,引起需求相對下降;另一方面,“薩伊效應”引發了“凱恩斯效應”:供給減少導致需求回落,並不呈現對應的比例,而是會出現更大更猛的收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