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光明日報評:以疫情為契機倡導分餐制
http://www.CRNTT.com   2020-05-03 10:10:38


圖片來源:網絡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5月3日電/光明日報評:以疫情為契機倡導分餐制

  作者:王立祥(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原急診科主任、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健康文化委員會主委) 來源:光明日報

  “合餐制”是中華文化的一種習俗禮儀。然而,合餐制在表達人們親密溫馨氣氛的同時,因“同餐桌、同碗盤、同筷勺”的餐飲習慣,為疾病的傳播埋下了隱患。筆者認為,在經歷過新冠肺炎疫情以後,我們要重新思考如何把好餐桌安全關,倡導科學飲食健康文化,樹立合餐制向分餐制轉化的餐桌革命新食尚。

  餐桌文化一直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但是,合餐制就意味著許多熟悉或不熟悉的人同吃一桌飯菜,人員相互接觸頻率增加,更容易給病菌可乘之機。在共同就餐時,就餐者就有可能成為病菌的傳播者,例如幽門螺旋杆菌、甲肝等病菌,都有可能通過共同就餐傳播。因此,分餐制就成為防範餐者傳染病菌的可行方式。

  分餐是將一份或幾份菜肴分配到餐者自己的餐具中獨自享用,避免筷子、勺子等餐具的交互接觸。我國早在商周時期就有分餐的記載,但其顯著的特征是對層級地位的彰顯,是一種禮制。《周禮》有載:“設席之法,先設者皆言筵,後加者為席。筵長席短,筵鋪陳於下,席在上,為人所坐藉。”這便是針對筵宴的規格標準。

  在2003年“非典”疫情之後,社會上曾興起分餐熱。伴隨著非典的退卻,分餐制便鮮有人提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明確提出分餐制的建議,健康中國行動也再一次強調在集體用餐中採取分餐制,對合理膳食、平衡營養、控制食量以及預防疾病傳播等具有深遠意義。需要強調的是,如果餐者知曉自己患有可傳染的疾病時,應嚴格避免與他人共餐,注意保持餐者健康,確保身體安全。事實上,飲食習俗的變遷呈現“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趨勢:從人類社會初期,以采摘為主的飲食方式就造成了人類的分餐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的豐富,人們聚在一起共享美食,形成了合餐制;如今,面臨不斷出現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疾病隱患,分餐制需要“再出江湖”。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