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評社舉行第十次青年學習交流會 薪火相傳
http://www.CRNTT.com   2020-05-05 00:15:57


疫情期間,中評社第十期青年學習交流會在五四青年節當天上午舉行(中評社 沈而忱攝)
 
  中評社輿情分析部的嚴靜雅也感慨頗多。她說,中評給了青年人非常大的舞台,很多同事都分享了他們的專業知識,也暢談了他們的人生經驗,她需要向優秀的同事們學習。第二,在例會中領導提點年輕人要戒驕戒躁,她受用良多,日後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無論面對成就還是困難,都會不斷提醒自己用一個沉穩的心態去面對。

  中評社新媒體部的陳曦紫用“電池”來比喻媒體工作。她認為,媒體是一個輸出型的工作,就像電池放電一樣,如果不能及時充電,便不足以點亮思想觀點的燈泡,以至最終電量耗竭。所以對於年輕記者來說,學習、積累和思考比無用地輸出更為重要,而每周的例會便是這樣一個學習和思考的好機會。例會中社長提到了民族追求、國家情懷和團隊擔當的“中評精神“,讓她感到很幸運能夠在中評工作,也給了她很大的鼓勵。“希望在香港做媒體工作的我,能夠一直堅持自己的三觀和家國情懷。”

  中評社工程技術部主任曹潤來提到,在例會中,社領導分享了很多中評的內涵,包括中評歷史、中評的精神、中評使命等,這讓他對中評當下和未來的責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中評的企業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讓他對自己肩上這份為國家完全統一而奮鬥的重任更加重視。另一方面,在這十場例會中,不少小夥伴也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經驗,極大地拓寬了他的視野,了解了很多陌生的領域,也縮短了同事們彼此之間的距離,讓中評青年更加團結、更有凝聚力。

  自疫情發生以來,中評社舉辦青年學習交流會議已達十次,每周一次,有10位青年記者、分析員分別就各項業務進行了工作匯報及體會總結。總編輯羅祥喜也講述了自己的學術研究與新聞工作的經歷和感受。社長郭偉峰則在每一次的會議上,都對中評社進行了分類總結,包括:中評社記者的特質、中評社的精神、中評社的格局、中評社的榜樣、中評社的淵源等等。郭偉峰說:“中評社的和平理性、包容創新、融合發展的理念薪火需要年青一代的傳承與發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