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普利策獎得主懷特黑德:妄想有用
http://www.CRNTT.com   2020-05-05 10:23:41


科爾森·懷特黑德(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地下鐵道》
  中評社北京5月5日電/十七年前,科爾森·懷特黑德意識到,如果把那條著名的“地下鐵道”寫成真正存在的地下鐵道,應當會很有意思。在美國歷史上,“地下鐵道”是18世紀形成,19世紀中期達到鼎盛的一個由秘密路線和安全屋構成的網路,據估計,有十萬美國黑奴借由這一網路,在廢奴主義者和盟友的幫助下,逃往禁止蓄奴的自由州,或鄰國加拿大。“地下鐵道”只是一個比喻,強調這一網路的秘密性,它並不一定是地下,甚至不一定是鐵路,在後期,這一名詞還可以指代幫助逃奴的廢奴主義者。總之,它象徵一條通往自由的小路。而懷特黑德試圖讓它成真:有地洞,有軌道,有站長。

  但他也意識到自己還未做好準備。“就純粹的技巧方面而言”,當時的他還不夠好——“鑿入奴隸歷史是一件恐怖的事兒,我那會兒覺得自己作為一個個體還不夠成熟”。

  十七年來,這個靈感跟著他,“似乎把你唬得最厲害的那個靈感,你一直在躲避的靈感,正是你需要寫的東西”。2016年,小說《地下鐵道》出版,懷特黑德獲得當年美國國家圖書獎,次年獲得普利策小說獎。他對澎湃新聞記者說,“那些你擺脫不掉的念頭,那些一直跟著你的念頭,證明了其自身的價值”。

  《地下鐵道》講述了生而為奴的少女科拉從佐治亞州種植園一路途經南卡羅來納州、北卡羅來納州、印第安納州瓦倫丁農場,最後抵達北方,獲得自由的故事。科拉的母親梅布爾在她大約十一歲時逃離了莊園,再無音訊。正是在梅布爾的“成功”的激勵下,科拉同意了同伴西澤的逃跑提議;加上朋友小可愛,三人一起逃離了莊園。然而不久後,三人的命運便產生了分歧。

  逃亡故事有一個天生的便宜可占:好心的讀者懷著對女主人公的同情,對她未知但必定多舛的命運牽掛在心,看到任何一點蛛絲馬跡都會荷爾蒙飆升,故事讀起來自然好看;然而如果作家過於依賴逃亡的懸念,懸念本身反而會變成陳詞濫調,讓人哈欠連連。而懷特黑德在懸念的拿捏上有分寸有克制,節奏張弛有度,在科拉線性的逃亡之旅中常常出乎意料地穿插一些其他人物的小傳、回溯、揭秘,給這本選材、用語上頗有“古意”的小說增添了現代色彩。

  懷特黑德對澎湃新聞記者坦言,西澤、梅布爾等人的“小傳”是他在虛構土壤上進行的試點測驗。“誰的故事更說得通,西澤還是小可愛,埃塞爾還是馬丁?(有了答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