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新一代載人飛船和中國空間站有多牛?
http://www.CRNTT.com   2020-05-06 10:32:40


 

  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經過20多年獨立自主發展和接續奮鬥,我國已先後組織實施16次重大飛行任務,實現11名航天員共14人次太空飛行和安全返回,圓滿完成第一步、第二步全部既定任務。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的圓滿成功,迎來了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發展戰略任務實施的“開門紅”,拉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飛行任務序幕,為後續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發射奠定堅實基礎。

  季啟明介紹,我國空間站將於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一共規劃12次飛行任務。此次任務後,將先後發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期間,規劃發射4艘神舟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進行航天員乘組輪換和貨物補給。

  中國空間站的建造距離1998年國際空間站發射第一個模塊晚了20多年。但周建平認為,中國空間站利用當代技術成果研發建設,雖建造時間晚於國際空間站,卻充分考慮了技術進步對航天發展的作用。

  中國在能源技術、再生生保技術、空間探測技術以及科學研究設備等各方面都利用了20多年科技發展和技術進步的成果。因此,中國空間站將站在更高的技術和科學起點上。

  例如未來中國空間站將設有共軌飛行的光學艙,“這個光學艙實際上是一個巡天望遠鏡,它的分辨率和大家熟知的哈勃望遠鏡的分辨率是相當的,但它的視場角要比哈勃望遠鏡大300多倍,10年內可以完成對大範圍天體的巡天探測。”周建平表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