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讓中醫藥為維護人類健康發揮更大作用
http://www.CRNTT.com   2020-05-14 10:26:26


  中評社北京5月14日電/人民日報今天發表李曉紅的文章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一定要保護好、發掘好、發展好、傳承好。”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我們堅持科學防控,在藥物研發和疾病救治上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獨特作用和價值,取得了顯著成效。中醫藥抗擊疫情的療效備受國際關注,完全能夠為維護人類健康發揮更大作用。

  中醫藥為中華民族健康繁衍生息作出重要貢獻

  中國傳統醫學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擔負著除病濟世、造福百姓的重任,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為中華民族健康繁衍生息和文化傳承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與疫病鬥爭的實踐中,中醫藥防疫理論體系和治療方法逐步形成和完善。《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溫病條辨》《溫熱經緯》《神農本草經》等眾多古代典籍,形成了較完善的疫病防治理論和技術體系。中醫學對於疫病有許多先進的理念和防治方法。中醫學在秦漢時期已經認識到疫病病因不同於普通疾病,並論述了疫病的傳染性、傳染方式以及潛伏期等內容。在疫病防治學方面,早在秦漢時期,《黃帝內經》就系統論述了疾病預防理論,在戰國時期就已設有與清潔衛生有關的官職和除害防疫的專職人員,在漢代已經出現了通過消毒來防治疫病傳播的方法。中醫還創造了疫病預防內服和外用方藥,並形成了系統理論,至今仍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新中國成立後,中醫藥在治療乙腦、麻風、結核、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方面都發揮了積極作用。在2003年抗擊非典疫情時,中醫藥療法在減輕發熱症狀、控制病情進展、提高治愈率、縮短治療時間、降低病亡率、減少並發症等方面成效明顯,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肯定。

  中醫藥在歷史發展中取得重大成就,不僅守護了中華民族的健康,也對全人類的健康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國明、清時期發明的預防天花的“人痘接種術”是醫學接種免疫預防的先驅,曾傳播到西方並產生很大影響,為全球最終消滅天花作出了貢獻。青蒿素的發現也是從中醫藥典籍中獲得靈感,已經挽救了數以百萬計的生命。

  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