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銳評:地攤經濟,升溫不能“發燒”
http://www.CRNTT.com   2020-06-07 16:18:53


  中評社北京6月7日電/人民銳評:地攤經濟,升溫不能“發燒”

  落一子而全局活。地攤經濟一放開,不少地方出現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景象。

  比如,近期成都等地放開馬路經濟,給流動攤販“鬆綁”。截至5月28日,成都市設置臨時占道攤點、攤區2230個,允許臨時越門經營點位17147個,允許流動商販經營點20130個,增加就業人數10萬人以上,復甦了城市煙火氣,也讓經濟逐漸恢復景氣。

  這一舉措給攤販們帶來更多尊嚴和獲得感,正如一名攤販感慨:“我沒什麼其他技能,又租不起門面,就擺攤賣水果。之前一直 ‘打游擊’,收入不穩定,壓力好大,現在心裡踏實多了。”

  地攤經濟之所以能成為近段時間以來的熱門話題,一方面是因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拉動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另一方面是因為它所帶來的煙火氣喚起了國人對城市生活的最初記憶。其實,地攤與城市並非水火不容。有關部門如果能少一些管理“潔癖”,別一見地攤就蹙眉、拒斥,很多老百姓是歡迎和支持的。

  但是,熱話題也需冷思考,面對遍布大街小巷的地攤,也有人擔心會不會阻礙交通?商品質量如何得到保證?食品和環境衛生問題如何解決?這些擔心絕非多餘。

  過去,一些城市的監管者過於苛刻,對攤販缺乏起碼的包容。而現在,一些地方又過於寬鬆,缺乏基本的治理。從一些媒體披露的場景看,有些地攤存在臟亂差等問題,滿目狼藉,確實令人不敢恭維。熱度不減的地攤經濟,會不會被緊急叫停?如何跳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怪圈?這是大家都很關心的話題。

  “該管起來就能夠迅速地管起來,該放開又能夠有序地放開,收放自如,進退裕如,這是一種能力。”同樣的邏輯,對地攤經濟也是一樣。應奉行這一治理思路,放開不是放手,也不是放鬆,而是講究“有序”二字。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