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摸清生態國情 以鐵的紀律守護綠水青山
http://www.CRNTT.com   2020-06-13 08:44:23


 
  此次普查還掌握了各類污染物產生、排放與處理情況。從三大污染物排放情況看,水資源污染物排放方面,長江、珠江、淮河流域污染物排放量較大;大氣污染物排放方面,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和汾渭平原大氣污染源單位面積排放強度較大;固體廢物排放方面,2017年,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38.68億噸,其中山西、內蒙古、河北、山東、遼寧五省區一般固體廢物產生量占全國的42.4%。

  為生態文明建設成效作出生動注腳

  本次污染源普查距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相差整整十年。十年間,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普查數據為其中的變化作出了生動的注腳。

  首先是我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與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數據同口徑相比,2017年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分別下降了72%、46%和34%。”趙英民介紹。

  同時,我國污染治理能力明顯提升。以城鎮污水處理為例,與十年前相比,目前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數量增加了5.4倍,處理能力增加了1.7倍,實際污水處理量增加了2.1倍,城鎮生活污水化學需氧量去除率由2007年的28%提高到2017年的67%。

  數據還反映了我國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以重點行業產能集中度為例,和2007年相比,全國造紙、鋼鐵、水泥等行業的產品產量分別增加了61%、50%和71%,企業數量分別減少了24%、50%和37%。

  抽象的數據背後,反映的是城鎮、山鄉面貌的改變,更清的水、更藍的天變成了現實。

  如今的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天荒坪鎮餘村,層巒叠翠、水波清澈,呈現出一幅美麗熱鬧的圖景。然而在村民眼中,曾經的餘村伴著煙塵的灰色。

  為了致富,餘村人從1976年開始開礦山、賣水泥,縣里造紙、化工、建材等企業相繼興起。到上世紀90年代,安吉縣成了有名的工業強縣,“村村點火、戶戶冒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