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走透透︱湖北秭歸:龍舟之鄉尋屈原
http://www.CRNTT.com   2020-06-22 10:31:09


 

  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民俗節慶之一,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千年來積澱的文化傳承。2009年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申遺成功,這是中國傳統節日首次躋身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即“初五”。《說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題也”,即說端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稱為“端五節”。《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因此,五(午)月的第一個午日,謂之端午。

  此外,端午節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當中叫法最多,達到二十多個,比如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天中節、五月節、菖蒲節、女兒節、正陽節、屈原日等等。作為和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的中國四大民族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的由來,一直有三種說法,包括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紀念孝女曹娥,其中紀念屈原的來由流傳最廣。

  在湖北秭歸民間有“端午比年大,姑娘回娘家”之說,端午節甚至比春節還隆重,已婚女子要帶著丈夫和小孩回到娘家,拜見父母。他們或步行,或坐轎,或騎馬,或坐船回娘家,與娘家人團聚過端午。女兒娘家的父母要準備好酒菜,並邀請來親朋好友,一起度過一天的快樂時光。

  秭歸的一處和屈原有關的名勝古跡,是屈原故里風景區。屈原故里文化旅遊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與三峽大壩隔江相望,直線距離僅有600米,可以近距離觀賞三峽大壩全景和高峽平湖美景。屈原故里文化旅遊區對屈原文化、峽江文化、移民文化進行了集中展示,也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端午習俗”的重要傳承地。景區內的屈原祠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唐代元和十五年也就是公元820,距今已經有1200多年的歷史,屈原祠的原址曾經因葛州壩水利樞紐工程和三峽工程兩次遷移,現在的屈原祠採用三峽一帶常見的中軸線對稱布局,與三峽大壩相對輝映。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