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人民日報評:新興經濟體應協調防範外溢效應
http://www.CRNTT.com   2020-07-08 10:47:32


 

  加強政策協調,共同防範系統性風險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新興經濟體面臨發達經濟體實施負利率政策所帶來的外溢風險。有分析指出,極低利率打破全球資本流動原有平衡,使國際資本短期內大量湧入新興市場,推高當地資產價格,形成輸入型通脹,破壞金融穩定。發達經濟體大幅增加貨幣供應,造成新興經濟體貨幣相對升值,出口競爭力削弱。然而當發達經濟體結束量化寬鬆,新興市場貨幣又面臨貶值壓力,加速資本外流。對此,露口洋介認為,新興經濟體應完善金融監管,防止“熱錢”湧入造成金融市場無序;增強匯率彈性,降低量化寬鬆通過匯率途徑對本國造成負面影響。

  伴隨金融穩定問題的還有債務風險隱憂。“發達經濟體降息會刺激新興經濟體增加借債,持續推高債務水平。”高海紅說,一些國內經濟問題嚴重和金融脆弱性較高的新興經濟體,其債務違約風險也因此增加。

  為應對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俄羅斯、巴西、南非、印尼、菲律賓等國央行普遍採取了下調利率和注入流動性的調控手段。馬來西亞前央行行長阿克塔爾·阿齊茲表示,新興經濟體應避免過度依賴貨幣政策,從而防止負利率政策對新興經濟體的溢出效應。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中國十分珍惜常規狀態的貨幣財政政策,不會搞大水漫灌,更不會搞赤字貨幣化和負利率。

  針對各項系統性風險,高海紅建議,新興經濟體應調整經濟結構,提振國內需求;健全宏觀審慎政策調控,加強國際資本流動管理;同時應充分發揮二十國集團等多邊平台作用,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抵禦經濟下行壓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