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減貧成就的世界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20-07-10 08:37:49


 
  推動世界人權事業健康發展

  貧困不僅是經濟問題,更關乎基本的公民權利能否實現。中國在減貧脫貧工作中始終遵循“生存權發展權是首要人權”的理念,在實踐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減貧成就,成為中國人權事業進步的顯著標誌。

  生存權是一切人權的基礎。貧困阻礙了生存權的實現,是對人權的嚴重限制。消除貧困既是保障人權也是實現其他人權的前提和條件。中國減貧扶貧的歷史性成就大幅提高了貧困人口生活水準,改變了貧困地區的落後面貌,使數以億計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絕對貧困,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顯著提升。

  經過多年探索實踐,中國積累了通過減貧促進人權事業發展的成功經驗,為貧困人口的發展權提供了切實保障。《中國的減貧行動與人權進步》白皮書指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用法治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

  中國的扶貧模式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特點,堅持推進精准脫貧,鼓勵自主脫貧,改變了以往救濟式的扶貧方式,政府通過產業開發、生態脫貧、易地搬遷等方式,從為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輸血”轉變為“造血”,有效提升了貧困人口的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

  2016年國務院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明確提出了貧困地區發展和貧困人口脫貧的主要指標,其中除了收入指標外,還包括義務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指標。政府通過實施教育扶貧和產業扶貧等,全方位地為中國貧困人口的生存權與發展權提供了可靠保障。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構建與完善貧困者的權利保障制度,制定和落實最低生活保障、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社會救助等一系列社會保障制度。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會救助等其他社會保護機制的建立,以及慈善事業的發展和對口協作扶貧機制的完善,形成了扶貧開發工作的強大合力。

  在基礎教育領域,中國相繼開展了以“掃盲”和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為主的基礎教育扶貧策略,保障貧困人口基本受教育權,取得了良好的減貧效果。在職業教育領域,中國通過幫扶貧困家庭子女接受職業教育與幫扶農民工接受職業教育培訓的方式,提高貧困人口脫貧能力。在高等教育領域,中國保障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平等,提高貧困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為促進農民工隊伍技能素質全面提升,有關部門組織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面向農村貧困勞動力開展就業技能培訓,為農村貧困人口提供免費職業指導、介紹等公共就業服務,促進他們進城務工和穩定就業。隨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入的大量增加,中國貧困地區的特色優勢產業迅速發展,生態環境顯著改善,貧困群眾生活質量穩步提升。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執筆:李文、王塵子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