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貝魯特爆炸引爆黎巴嫩政治“炸彈”
http://www.CRNTT.com   2020-08-11 13:26:35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網評:貝魯特爆炸引爆黎巴嫩政治“炸彈”

  來源:海外網 作者:聶舒翼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大爆炸的“衝擊波”仍在蔓延。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黎巴嫩國內上演了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抗議者一度“接管”黎外交部,並闖入經濟部、環境部和銀行協會等部門;包括新聞部長和環境部長在內的內閣高官宣布辭職,總理迪亞蔔稱將提前舉行議會選舉。

  與此同時,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爆炸發生後第一時間到訪黎巴嫩,由法國和聯合國倡議的國際援助黎巴嫩視頻會議於8月9日召開,美國總統特朗普罕見與會。可以說,這場意外不僅重創了貝魯特和黎巴嫩經濟,也再度引爆了黎巴嫩政治的“不定時炸彈”,並將這個“地區火藥桶”置於危險之地。

  這場爆炸導致220人死亡、7000多人受傷,並且令30萬人無家可歸,經濟損失預計在100億-150億美元之間。隨著爆炸細節的逐漸披露,黎巴嫩政府治理的困境再度激起了黎巴嫩民眾對政治體制的不滿。根據1943年獨立時制定的《民族憲章》,黎巴嫩總統由基督教馬龍派人士擔任,總理由遜尼派人士擔任,議長由什葉派人士擔任。在民族和教派分割權力的情況下,黎巴嫩議會黨派林立,碎片化嚴重。固化的政治格局和碎片化的政黨格局,讓黎巴嫩時常處在激烈的教派權力鬥爭中,也導致政策連續性和執行力都嚴重不足,令黎巴嫩最終掉進了經濟增長乏力、貧富差距過大、政治僵局難解的泥潭。俄羅斯東方學家維亞切斯拉夫·馬圖佐夫認為,由於需要對政府中職位按教派進行劃分,從而使黎巴嫩政權體制變成了寡頭體制,因此,黎巴嫩抗議者要求對政治結構進行全面改革,而不只是重新分配政權中的職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