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http://www.CRNTT.com   2020-08-19 08:33:24


 
  一是堅持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地位。我國人多地少,各地農業資源禀賦差異較大的基本國情,以及小農經營幾千年來的歷史傳承與可持續發展特性,決定了家庭承包經營的合理性。農業、農村現代化離不開小農戶的現代化,要堅持小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與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為引領相協調,明確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宜大則大、宜小則小”的原則,充分發揮小農戶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作用。

  二是推進、落實農村土地改革。要把握住新時代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即明晰產權關係,完善農地權能,促進農地交易的市場化、平等化與法制化;要搞好確權頒證工作,保障農民合法權益不被侵犯;要認真謀劃,充分發揮農地改革試點工作的先進性,鼓勵探索、大膽實踐。

  三是全面提升小農戶發展能力,拓寬增收空間。小農戶發展能力的全面提升是由“輸血”到“造血”的轉變,需要分階段培育與引導。要強化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讓小農戶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增強其對現代農業發展的信心;要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參與到小農戶能力提升工程中,開展生產技術、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要緊盯市場需求,深挖地方特色,打造“一村一品、一鄉一特、一縣一業”的優勢特色產業,強調包括生態保護、觀光休閑、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的現代農業。

  四是提升小農戶組織化程度,建立各經營主體的利益聯結機制。引導小農戶之間開展合作以降低生產經營成本,進一步發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整合資源、提供服務等方面的優勢,為小農戶組織化發展提供保障。同時,創新組織形式,建立小農戶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激發新型經營主體對小農戶的帶動作用,包括鼓勵小農戶利用土地經營權、林權等出資入社,支持龍頭企業通過訂單收購、二次返利、村企對接等多種形式帶動小農戶發展。注意建立和完善風險防範機制,探索土地流轉風險保證金制度與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制度。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之間融合發展,從而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和服務小農戶的能力。

  五是健全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成熟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應能夠為農戶提供農業信息、農產品流通、農業生產、農業保險以及農業技術創新與推廣等服務。健全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體系要把握兩個重點:一是培育多種類型的服務主體。以鄉村社區為主體,廣泛成立政府公益性服務組織,重點培育由當地農民組成的綜合性服務組織,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小農戶提供生產經營服務。二是探索多樣化的服務方式。加快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依據小農戶的托管需求發展土地托管的半托管與全托管服務。發掘信息技術在小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的橋梁作用,打造信息平台。強調小城鎮的帶動、吸納作用,引導農產品加工等產業向小城鎮適度集中,形成集聚效應,提升小城鎮在農產品交易、物流集散等方面的服務能力。

  來源:經濟參考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