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用公共藝術促進城市文化生長
http://www.CRNTT.com   2020-08-31 00:31:52


 

  當你點擊《舷窗》屏幕上的圖標,可以實時觀看中國美景;當你經過國際到達通道,兩幅體現宋畫意境的數字長卷《歸鳥集》上的鳥兒會起飛、跟隨,迎八方來客,作品畫面還會隨季節、天氣變化;當你在《意園》採用亞克力管製作的“竹林”旁游走,明暗隨時間漸變,似穿林驅霧,激活游園體驗;當你抬頭遠望,會看到兼具遮陽功能的藝術化設施《花語》,隨著音樂律動開合,根據日照實時調整大小,自動調節光線……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二期規劃,還將呈現“天空美術館”,其定位是成為中國藝術展示的窗口、信息資源共享的平台、展現文化自信的舞台。

  公共藝術的建設,是一種精神映照下的社會行為,它不僅僅包括物理形態的城市公共藝術建設,還強調藝術的孵化作用和生長性,並力求對城市文化品格、城市活力以及城市人文精神帶來富有創新價值的推動。公共藝術之所以是“公共”的,也絕不僅僅因為它的設置地點在公共場所,而是因為它把“公共”的概念作為一種對象,針對“公共”提出或回答問題。公共藝術不僅是城市空間中的物化的構築體,它還是展演、計劃、節日、偶發或派生城市故事的城市文化精神的催化劑。

  公共藝術是植入城市的文化“種子”,大眾是公共藝術“萌發”“生長”過程的參與者。公共藝術代表了藝術與城市、藝術與大眾、藝術與社會關係的一種新型取向。在城市更新的過程中,希望更多城市通過一面墻、一座雕塑、一條街道,讓城市的歷史長河流動起來,讓人感受到城市文化綿延不絕的生命力;希望公共藝術播下的種子,伴隨著城市文化的拔節聲,發芽、生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