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http://www.CRNTT.com   2020-10-10 09:30:01


 

  中方積極踐行低碳減排。截至2019年底,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8.1%,非化石能源占比達15.3%,中國已提前並超額完成了2020年氣候行動目標。可再生能源投資連續5年超過1000億美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世界一半以上。中方已宣布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爭取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中方為增加全球森林資源、可持續林產品和貿易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2009至2019年中國完成造林7039萬公頃,是全球同期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2000年以來,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的四分之一來自中國。自上世紀末以來,中國的荒漠化土地面積由年均擴展1.04萬平方公里轉變為年均縮減2424平方公里,將“沙退人進”由夢想變為現實。這個長假,很多人去了塞罕壩,美麗的塞罕壩之前也曾是一片荒漠。另外,中國的庫布齊沙漠曾被稱為“生命禁區”、“死亡之海”,經過30年不懈努力,實現了成功治理,創造了“沙漠變綠洲”的世界奇跡,提前實現了聯合國提出的到2030年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

  中方加快治理空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中國已有74個城市實施了《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天藍不藍,大家都看得見,也親身經歷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與韓國國立環境研究院還共同成立了“中韓空氣質量聯合研究工作組”,就相關領域開展分析研究工作。

  中方嚴格管理固體廢物和海洋廢棄物。中國將力爭在2020年底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全國城市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接近99%,沿海城市已全部建立垃圾分類和“海上環衛”機制。中國海洋垃圾在國際上屬於中低水平,處於較好可控狀態。

  中國實行了世界上最嚴格的遠洋漁船船位監測制度,積極會同國際社會打擊“非法、未報告和不受管制”捕魚活動。

  我們還深度參與環保國際交流與合作,率先簽署和批准了《生物多樣性公約》,倡議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發布“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先後與100多個國家開展環保交流合作,實施了一大批生物多樣性合作項目,建設性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

  中國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取得的進步,國際社會自有公論,相信常駐北京的記者朋友們也有深切體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