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徐之強:地緣政治風險大 明年經濟不確定
http://www.CRNTT.com   2020-10-20 14:46:02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徐之強。(中評社 雷明正攝)
  中評社台北10月20日電(記者 雷明正)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徐之強上午出席中經院座談表示,2021不確定因素真的太多,地緣政治風險還是很多,包括英國脫歐、共機繞台和美國大選都會造成經濟成長的不確定,大家又各自強調自己國家的供應鏈及生產,可能對全球貿易會有一些打擊。

  中經院20日舉辦“2020年第4季台灣經濟預測記者會暨座談會”,由中經院院長張傳章主持、出席者有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徐之強、“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處長蔡炯民以及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彭素玲。

  針對目前全球經濟,徐之強認為,前有狼後有虎,疫情還沒有結束,對於全球觀光旅遊餐飲打擊都是很嚴重。歐洲與美國可能會起二次疫情,還有一個更重要原因是美中經濟脫鉤。加上中美脫鉤,大家又各自強調自己國家的供應鏈及生產,可能對全球貿易會有一些打擊。因此在明年是不是輸出會達到那麼高的成長,“我個人比較保守看待”。

  徐之強以台積電為例表示,台積電因美國制裁華為,8、9月的營收表現特別好,造成台灣出口表現特別好。明年如果華為訂單或是中國一些被美國懲罰的廠商造成訂單減損,可能對出口產生壓力。

  徐之強指出,台積電對台灣很重要,但不能只有台積電。因為總體經濟學在2008年給我們很大的教育,一個產業非常強的話,就是風險。台積電關聯性太強,已經大到不能倒。希望產業可以更多元發展,不是一支獨秀。

  而台商離開大陸回流,徐之強認為,中國大陸還是全球第二大市場,佔台灣出口4成,即使有些廠商移開,還是有廠商需要出口到大陸,就算科技業還是要出口到大陸。有些供應會離開,但有些市場會需要大陸。目前從出口市場來講,大陸第一,第二東南亞,第三才是美國。去年與今年因為中美貿易戰,台灣對美國出口成長增加,所以美國可能往後因為脫鉤,以後可能越來越重要,又要求鴻海和台積電要在美國設廠,相對的台灣對美國出口會增加。

  徐之強指出,明年不確定因素真的太多,地緣政治風險還是很多。還有英國脫歐、共機繞台和美國大選都會造成經濟成長的不確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