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空調房”和“千里眼” 守住億噸大國糧倉
http://www.CRNTT.com   2020-10-26 11:16:08


 

  長47米、寬29米的順義直屬庫33號糧倉裡,一眼望去,金黃色的玉米平整鋪開,仿佛只有薄薄的一層,但實際上深達5.4米,存儲總量超過5600噸。

  該倉保管員宋輝介紹說,這裡由南向北埋放了11列測溫電纜,將糧堆平均分成四層,一共有308個測溫點,可以說是組成了一個網,24小時實時監測玉米的溫度、濕度等情況。而且,倉內的高清攝像頭可將圖像放大23倍,微小害蟲都無從遁形。“一旦發現異常點,我們就會及時進倉處理。”

  這其中同樣暗藏很多“黑科技”。例如,溫度場雲圖技術是利用計算機軟件對糧堆中溫度、濕度場等進行采集並進行多場耦合分析,通過計算機語言繪制可視化的“糧情動態雲圖”,結合倉型特征、儲糧特性、區域環境等物理印記和信息印記進行雲圖指紋化處理,自動分析即時及歷史糧情雲圖中的鬥、箕、長線、季節線的特征分布,分析和預測預報儲糧狀態及變化,判斷儲糧的數量、質量的安全狀態。

  不僅如此,智能化糧庫集成控制平台還能夠調取出入倉作業、儲糧作業、購銷結算等各項業務的數據,做到對每一筆業務穿透管理,實行資金集中和日預算管理,使直屬企業每花一分錢都在有效管控之下,真正做到“看得見、管得住、用得好”。

  交“舒心糧”科技創新惠及億萬農戶

  “確保儲備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確保調得動、供得上。”順義直屬庫生產區內,紅色的字牌十分醒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