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直面困難抓住重點 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http://www.CRNTT.com   2020-12-22 09:08:07


  中評社北京12月22日電/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當前我國國企改革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已經取得了重要突破和重大進展。但在新的階段面對新的形勢,國企改革在實踐中仍面臨一些突出障礙與困難,應直面困難,抓住重點,積極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力爭通過深化改革,克服這些障礙和困難,並使國有企業發展成為有核心競爭力的市場主體,在創新引領、保障民生、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安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國企改革在實踐中的障礙與困難

  經濟參考報發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中山大學副校長李善民、中山大學國際金融學院教授王彩萍、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生黃志宏文章表示,自2015年以來,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1+N”政策體系已經逐步完善。央企和各地方國企在實踐中也取得了諸多重大突破。通過對多家典型國企改革的實地調研發現,當前國有企業在落實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方面仍面臨一些障礙與困難,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在優化國有經濟布局方面,缺乏頂層設計的規劃指引。在實踐中,宏觀層面上,存在國有經濟規模雖大,但總體創新力、競爭力不強問題,無法服務國家產業政策結構布局調整以及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布局實施。微觀層面上,則由於國有企業功能定位的模糊與缺失,導致:首先,考核機制、激勵機製作用無法有效發揮。在無法精准評價不同類型國有企業需要承擔的使命和功能的前提下,多維度的考核要求將會導致對國有企業的評價變得更加困難,隨之導致高管激勵的實施也會面臨障礙。其次,部分國有企業經營缺乏清晰的戰略目標和未來規劃。在存在預算軟約束的情況下,資源錯配將會放大國有企業規模,這一情況在政企不分、政府對國有企業干預較多的地區尤為顯著。國有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常常面臨著服務於自身的高質量發展與服務於整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之間的平衡問題,特別是如何分析把握經濟、社會和政治功能之間的協同和矛盾。這些問題的背後是缺乏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下的國有企業性質功能與定位的深入研究,缺乏對國家產業發展布局與國企改革關係的深入研究。

  二是在推進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仍面臨一些體制機制障礙。具體表現為:第一,“混不進來”,路徑不通。民營企業真正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部分隱性障礙。一些國有企業經營者受制於“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不願混,民營企業面臨混合所有制改革虛低實高的門檻條件混不了,部分地方政府出於怕被問責的擔憂不敢承擔混合所有制改革後的風險。第二,“混不清晰”,路徑不明。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內涵和作用理解不到位。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重“混資本”輕“改機制”的弊端。但是股權多元化只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第一步,只有通過股權結構的優化來改善企業的治理結構和決策機制,通過創新驅動來提高企業的資源配置效率才能真正實現企業的市場化經營。第三,“混不踏實”,路徑不暢。民營資本在進入國有企業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後面臨產權保護不夠的問題,改革後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又面臨得到的產業扶持相對減少、金融機構的支持力度相對減弱等問題。第四,“混不滋潤”,路徑不優。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混合所有制改革後需要實現深度融合。民營企業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後在董事會中缺乏話語權,董事會職權落實不到位,決策權被虛化弱化。此外,民營資本和國有資本之間存在的文化差異和目標不一致也制約二者迅速實現融合。

  三是在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方面,缺乏靈活的中長期激勵手段,這一點在非上市國有企業中更為突出。且傳統的國有企業員工管理模式受到挑戰。對於基層員工而言,隨著以“90後”“00後”為主體的新生代員工逐步進入勞動力市場,並成為勞動力市場上的主力軍,其與之前代際員工呈現諸多顯著差異,例如,新生代的員工可能並不熱衷於對某個企業忠誠,而是忠誠於他的專業。他的職業發展規劃是通過專業上的成長和精進,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積累專業資源等。這種情況下,員工與組織的黏性顯著下降。員工要求工作更具有挑戰性、獨立性、多樣化和技術性。以增強自主性、獨立性、權力、責任的新型工作開始為知識型員工所青睞。新生代員工呈現出的這些特點,對傳統的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理論提出了挑戰。

  對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建議

  文章提出,第一,切實建立容錯機制。

  在總體上,應以容錯機制為基本保障,充分調動起各級國資委、國有企業落實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積極性。思想上畏難,怕出錯,是不少地方國企改革推進力度與進展情況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應盡快建立國資委、國企領導人員履職行為容錯機制,設立免責清單,有關部門和個人在推進國企改革過程中,依法依規決策、實施,且勤勉盡責、未牟取私利,即使工作存在不足、改革措施未能實現預期目標甚至造成一定損失,有關人員可予免責。通過建立制度化、法制化的容錯免責機制,明確認定程序,不再讓“領頭羊”成為“替罪羊”,為改革者創造環境、激發熱情。

  第二,加快推動國企改組。

  以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為主體,以國有資本重組為手段,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

  從宏觀層面,建議根據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訂國家層面的國有資本布局優化規劃,將國家已經明確的國有資本布局調整的基本方針落到實處,如提出未來5到10年國有資本在“提供公共服務、發展重要前瞻性戰略性產業、保護生態環境、支持科技進步、保障國家安全”等相關領域的大致分布比例。從微觀層面,進一步明確國有企業的性質功能定位。在此基礎上,要加快改組或組建新的“兩類公司”和產業集團公司,以“兩類公司”和產業集團公司為主要抓手:根據國家層面的規劃,進一步細化“1+N”中的“N”,促進國有企業聚焦實體經濟,服務實體經濟,做強做精主業,使得國企改革進入快速推進、綜合推進,實質進展,出成效,出模式,出創新的新階段;通過資本投資、資本運營方式,協同民營企業,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運營能力、創新實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