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 
中評青年論壇:香港青年與時代機遇
http://www.CRNTT.com   2021-02-07 00:11:13


 
  既然香港政府沒有做好溝通兩地的工作,那民間的青年團體,特別是青年智庫,就應該發揮更大的功效,來承擔起這個溝通兩地的紐帶作用。例如吳學明兄領導的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曉鋒兄與我同屬的“就是敢言”、菁英會等等,我們有很多青年團體和專業組織,涉足兩地業務和交流,我認為我們應該多做一些事情,也有條件和責任去做一些事情向香港社會講好“一國兩制”的中國故事,同時帶領香港青年去探索國家新時代新機遇。

  我們希望香港青年掌握國家的新時代、新機遇,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兩個層次的努力:其一是資訊的充分流通,消除誤會,其二是良好的社會氣氛。因為我們在討論大灣區的時候、討論兩地青年交流的時候,香港特區政府對內地社會的表述以及內地政府對香港社會的表述,都停留在“印象中”的階段,在溝通和互相瞭解的過程當中,有幾個基本元素是要讓香港青年知道的。第一,現在國家的發展趨勢是什麼,所謂“大循環”、“雙循環”、“大灣區”是怎樣的發展概念;第二,這些發展藍圖當中,有什麼行業最有發展潛力,有哪些專業最有機會,有哪些人才最緊缺;第三,香港可以扮演怎樣的一個角色,才可以最大程度發揮出特區、國際金融中心的政治優勢與傳統優勢;第四,香港青年如果想要參與其中,分享機會,該如何裝備自己,內地市場又需要什麼樣的人才。

  上述這些情況,我認為是香港青年團體應主動向香港社會來說明與推廣的。與此同時,香港青年的一些實際情況,也是有必要讓內地中央政府,或者大灣區其他城市與政府,包括用人單位來客觀瞭解的。比如香港年輕人的語言能力、工作態度、學科專長、應變能力、國際視野等等;香港青年人對內地的理解可以做到客觀,並非人人政治先行,大多數人可以理性工作,展現專業態度等。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香港官員說,深圳廣州發展機會很多,鼓勵香港青年都去那邊發展。沒錯,北上發展是一個方向,但是香港也是大灣區一部分,如果香港本身能成為大灣區的領頭人,那不是更好嗎?為什麼非要讓我們的青年離開家鄉?官員用這樣的表述,表明他對大灣區的政策掌握是很表面的,他沒有深入思考香港在大灣區的規劃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就好像一場球賽,大家已經站在球場上面了,到底要踢前鋒還是守門?哪怕是做替補,也得有個位置,那香港的位置究竟在哪裡?社會沒有討論。現在球賽已經開始了,大灣區的規劃已經推動了,球員在場上不能光站著,香港要做什麼?整個社會沒有找好定位。我覺得這個問題需要重視,特區政府不能再拖了,應該要主動去接觸中央政府,主動去思考自己的定位與長處。香港有其本身的優秀條件,但在大灣區內的舞台上不是沒有對手,廣州、深圳都是極有競爭力的城市,香港若不利用現有的優勢來搶占“大灣區發展大格局”的主動地位,成為主角,那必然成為這個舞台上被邊緣化的“閒角”。

  既然政府沒有發揮好溝通角色的功能,青年團體更應該發揮作用,當然我們已經在努力了,比如經常舉辦交流活動,讓資訊流通,甚至是提供資源讓兩地青年做一些具體項目,未來我們可以繼續做一些什麼呢?我認為各個青年團體可以在自己熟悉的方面再進一步探討,以及分工合作。另外我們可以嘗試組織一下,發出我們的聲音,形成社會輿論壓力,讓特區政府知道,青年融入大灣區的發展問題是必須要正視的話題。這是我的一點觀察。謝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第24頁 第25頁 第26頁 第27頁 第2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