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服裝品牌要有用戶思維
http://www.CRNTT.com   2021-01-21 09:40:34


  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很多人買衣服時都有被告知“7天可退換”的經歷。於是,這7天就成為對服裝商家的考驗期,多數品牌的產品超出了這個期限再有問題,消費者就要自己負責。這在一定程度上顯得有些冰冷。進入“十四五”時期,我國紡織服裝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品牌提升、持續發展,何不考慮為產品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

  這個想法來源於筆者聽到的一件事。一位朋友買了一家國際服裝品牌的衝鋒衣,穿了3個月後,領口輕微掉色。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朋友與客服作了溝通。客服安排了專業售後服務人員對接,給出了換貨、調貨的方案。確認同款斷貨後,客服人員多次提供不同款式的服裝供挑選,朋友選了一件羽絨服,價格雖比原來貴了一半,卻不用補一分錢差價。

  更令人意外的是,在換了這件羽絨服後,該品牌又提供了指定洗衣商供這位朋友選擇。推薦原因是,這家店的洗衣方式,不會讓羽絨服變薄、發皺,能保持新衣般的蓬鬆和保暖。體驗過後,朋友對該品牌的服務非常滿意,表示以後會繼續購買這家品牌的服裝。

  也許有人會說,這家品牌屬於名牌,價格高、利潤大,能夠提供較好的售後服務。事實上,提供優質服務與打造名牌,是先打地基後蓋房子的關係,沒有細致的售後服務,是不可能成就一個名牌的。

  服裝品牌提高客戶黏性,提升客戶忠誠度,除了技術、設計、營銷的吸引力外,服務是十分重要的一環。不管商業渠道和消費群體特征怎麼變,“金杯銀杯不如客戶口碑”的規律不會變。

  提升服務質量,服裝品牌需要搭建完善的售後團隊,提供統一的標準化服務。讓專業的客服團隊成員及時與客戶對接溝通,按照統一制定的服務流程處理客戶訴求,力求滿足客戶的合理要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客戶維權的無力感。在營銷費、流量費不斷上漲的今天,留住一位老顧客,意味著省下了一大筆費用,還有可能由此帶來新顧客。

  服裝品牌還要提供較為充足的售後處理保障。企業成本中需要為售後服務預留費用,不能讓客服人員做“無米之炊”,與顧客溝通中錙銖必較。筆者就親歷過這類煩心事。購買了一個家用電器,新品有質量問題,客服人員同意退回,卻表示物流費用有限額,要求拿出充分的證據才能得到相應的物流退費。歷經波折,儘管最後退還了物流費,但過程太糟心,很容易在消費者心中被“拉黑”。仔細想想,這不是哪個客服人員的問題,而是服務保障機制存在問題。

  只想“一賣了之”,不為顧客權益充分考慮的品牌,是不可能得到客戶對品牌的忠誠度的。認同與信任,需要品牌的長期努力。在提升服裝質量和設計水平之外,服裝品牌企業需要把服務短板補上,做一家有“用戶思維”的企業,對自家產品“一跟到底”。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瑾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