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央行對貨幣政策的表態的"弦外之音"
http://www.CRNTT.com   2021-01-28 11:28:12


  中評社北京1月28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於音律而言,弦外之音,往往最打動人。

  1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出席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會視頻會議並強調,中國的貨幣政策會繼續在支持經濟復甦、避免風險中平衡,政策具有一致性、穩定性、一貫性,不會過早放棄支持政策。易綱同時表示,中國經濟越來越多地依靠消費、內需驅動,這是非常健康的趨勢,未來還會持續下去;另外一個趨勢顯示,現在中國的儲蓄率開始略有下降,這是一個很好的信號,證明經濟增長更多來自消費。

  筆者認為,從易綱行長所強調的中國貨幣政策導向和經濟結構健康態勢,可以體會到包括貨幣政策在內的中國經濟宏觀政策負責任、可預期、有成效,且調度有序的“弦外之音”。

  首先,中國貨幣政策的“一致性、穩定性、一貫性”,不僅是對中國經濟復甦的保障,也是對世界經濟復甦的有力支持。

  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製造業第一大國,2020年有力應對疫情並成為全球率先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濟總量首次邁上100萬億元新台階。貨幣政策不僅對我國經濟發揮重要作用,而且會通過其對於中國產能、中國市場、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影響向世界經濟傳導支持力量。因此,中國貨幣政策“在支持經濟復甦、避免風險中平衡”“保持一致性、穩定性、一貫性”非常必要,既向世界經濟展示其實現“動平衡”的能力,也展示其可預期的方面。

  其次,央行多次強調貨幣政策“穩字當頭”,這與實現“動平衡”可謂是“硬幣的兩面”,彼此依靠又對立統一。

  央行多次強調貨幣政策“穩字當頭”,這體現了貨幣政策的穩健基調,可謂態度鮮明。“穩”所謀求的實際上是總量方面,流動性合理充裕;結構方面,精准滴灌並支持重點領域;開放方面,利率匯率改革穩步推進。

  “動平衡”的核心因子是經濟復甦和避免風險,因此,變量主要在於經濟復甦的進度、對於風險的預防和應對。實際上,“動平衡”恰恰體現了“為穩而動”“為預防風險而動”“為政策真正轉化為實效而動”。

  此外,易綱行長關於“不會過早放棄支持政策”的表述,也表達了與“穩字當頭”和“動平衡”組合相似的含義。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