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外國媒體積極評價中國“三農”建設
http://www.CRNTT.com   2021-02-01 16:45:46


 
  阿根廷《第十二頁報》日前刊登拉丁美洲中國政治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迭戈·馬索孔內的文章指出,中國鄉村建設與發展政策有的放矢,將扶貧與扶智相結合,強化公共機構、私營企業和教育部門合作,促進良性循環,讓貧困家庭孩子接受更多教育,讓貧困勞動力更好接受職業技能培訓,促進貧困人口穩定就業,有效提升了農村人口的生活質量。

  農民富裕富足——

  “農村創新創業氣氛活躍,鄉村生活多姿多彩”

  “海拔1800米的老姆登村,擁有傲人的自然風光,聚居著能歌善舞的怒族人,這裡曾是中國少有的深度貧困地區。近年來,隨著當地公路通車、機場啟用和配套設施改善,老姆登村走上了‘旅遊致富路’。”近日,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了雲南老姆登村脫貧致富的故事。文章稱,為發揮區域旅遊優勢,帶動更多地區脫貧,雲南省打造總長3200公里的大滇西旅遊環線,串聯起沿線上千個旅遊資源點。

  巴基斯坦烏爾都語觀點網站發文稱,鄉村旅遊、休閑康養、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拓展了農民就業增收空間,為中國鄉村振興開辟了新路徑。“中國農民收入不斷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中國推動農村產業化和生態化發展,培育新的產業和經營方式,並鼓勵農民發揚創新精神。”

  瑞士《新蘇黎世報》刊文稱,由於互聯網發展帶來的消費習慣變化,“雲經濟”給中國農民打開了致富新視野,為農村地區發展帶來巨大機遇。近年來,網絡直播等開創了農產品銷售的新模式,將偏遠地區的農產品介紹到更廣闊的市場,成為中國農村發展的新特征。

  南非《星報》注意到,電商發展對農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2019年,中國農產品網絡銷售額接近4000億元人民幣。“亮眼的成績背後是中國農村通信設施的改善。”報道指出,近年來中國農村物流條件不斷改善,來自邊遠地區的農特產品可以直達消費者手中。“特別是隨著返鄉入鄉創業發展,帶動了一大批新產業、新業態。農村創新創業氣氛活躍,鄉村生活多姿多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