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實現碳中和 需要全球合作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21-02-03 07:15:48


在印尼亞齊省,當地婦女組成了護林隊定期在家園附近的山區開展巡邏,以抵制非法砍伐與野生動物偷獵。圖為2020年11月25日,一隊女性護林員在森林中巡邏。圖片來源:人民網
  中評社北京2月3日電/據人民網報道,世界氣象組織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3個年份之一,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2攝氏度左右。在持續的長期氣候變化趨勢下,2011年至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10年。在去年12月舉行的氣候雄心峰會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世界各國領導人宣布本國進入“氣候緊急狀態”,直到實現碳中和,並表示2021年聯合國的主要目標是到本世紀中葉建立一個真正的全球碳中和聯盟。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定義,碳中和也稱作“二氧化碳淨零排放”,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人為二氧化碳移除在全球範圍內抵消人為二氧化碳排放。實現碳中和是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必要步驟,多國已通過法律規定、政策宣示等方式明確了碳中和目標。

  採取行動的必要性更加迫切

  大氣中含有二氧化碳、甲烷、水蒸氣等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形成“溫室效應”,就像給地球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一樣,是地球擁有適宜生命繁衍的條件之一。但工業革命以來,人為活動導致溫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增多,使全球氣候明顯變暖,給地球生態系統帶來連鎖效應。

  據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魏科介紹,從南極冰芯最精確的溫室氣體數據來看,地球過去80萬年間的溫室氣體變化幅度基本在170—280ppm(ppm為濃度單位,即每百萬個幹空氣氣體分子中所含該種氣體分子數)之間,“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已超過410ppm,這一數值比150年前高約45%,且增速比歷史最高速度高出百倍以上”。

  “穩定的氣候是現代文明進步和農業發展的環境基礎。沿海地區集中了全球大量城市和人口,全球變暖導致的兩極冰雪消融加速、海平面上升將對沿海經濟帶構成顯著威脅。”魏科告訴記者,氣候變化的影響會持續數百到上千年,目前全球變暖還在加速,其影響不斷凸顯。近年來,極端天氣事件頻度和強度增加,對糧食安全、公眾健康、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產生廣泛影響。德國慕尼黑再保險公司的一份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風暴、野火、乾旱、洪災等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高達2100億美元,遠超2019年的1660億美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