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短視頻如何形塑數字時代的生活
http://www.CRNTT.com   2021-02-03 12:20:13


  中評社北京2月3日電/據光明網報道,近年來,網絡短視頻迅猛發展,並因其廣泛的影響而備受關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40億,其中短視頻用戶規模為8.18億,占網民整體的87.0%。在我國網民使用各類應用時長的占比中,網絡視頻(含短視頻)位居第二,時長占比達到12.8%,僅次於即時通訊(13.7%)。

  歷史上,媒介技術的發展、應用與普及,總是帶來新的信息呈現與傳播方式,影響並改變著人們的認知思維和價值觀念。作為數字時代催生的內容形態,網絡短視頻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新的敘事方式、信息來源、傳播方式、自我表達與交流空間,日益孕育並形塑著新的認知心理、審美體驗、價值偏好,其中既充滿了便利和機遇,也存在著風險和挑戰。

  相對於傳統專業的長視頻拍攝製作,短視頻製作的門檻和成本可以非常低,增加了普通公眾自我表達的機會和社會參與的形式。短視頻充分發揮視聽語言的優勢,並在極短的時長內快速推進情節、表達觀點,內容呈現直觀生動,表現力和感染力更強,更易調動情緒、引發共鳴,從而形成較強的社會動員能力。短視頻直觀具象的內容呈現,更易於理解,有助於加速知識信息在更加廣泛群體中的推廣普及。此外,短視頻與移動化和伴隨行密切相關,基於移動互聯網絡的短視頻,觀看時間和場景更加靈活,填補了人們的碎片時間,豐富了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網絡短視頻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流行也引發了對人們其負面影響的憂慮。短視頻由於時長所限,往往難以展開深入探討與深刻思考,有些片面甚至膚淺的內容可能讓人們忽視對內容的本質和信息深層內涵的關注,導致不求甚解甚至反思能力的缺乏。短視頻的形態需要迅速吸引並抓住觀眾,有的短視頻過於追求在極短時間內形成衝擊力,對內容的完整性和嚴謹性有所放棄,可能影響人們的審美追求,造成對刺激的渴求。

  伴隨著追求愉悅感的閾值不斷提高,可能形成閑暇無聊感的提升,使人更容易感到焦躁、沮喪,甚至失落空虛。本來用以填補碎片化時間的短視頻,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造成人們的注意力日漸分散,變得難以沉下心來、集中精力進行深入的思考。由於製作門檻低,短視頻內容良莠不齊,快餐式的信息傳播,在降低了信息獲取門檻的同時,用戶也容易被斷章取義甚至偷換概念的信息所誤導。而在商業化、市場化和流量變現等因素的驅動下,有的短視頻製作者為博取流量甚至刻意歪曲邏輯或事實,傳遞出不當的價值觀念。

  縱觀媒介技術發展的歷史,總是欣喜與憂慮交織。新興媒介技術帶來的社會變革中,總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新的媒介形態蓬勃發展會對既有的媒介生態帶來衝擊和影響,也在不斷的成熟和完善中與既有的媒介並行融合發展,書籍、電影、廣播、電視是如此,網絡短視頻亦如是。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