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債務風險加劇成法國經濟復甦“心病”
http://www.CRNTT.com   2021-02-04 12:07:52


  中評社北京2月4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萎縮,法國政府出台系列刺激措施,用“不計代價”的救助措施托底經濟。不過,此舉也大幅推高了法國債務水平,並帶來了經濟發展後勁不足與不可持續的風險。目前,不斷加劇的債務風險已經成為法國經濟復甦的重大隱患,能否順利化解則成為法國面臨的最大考驗。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法國2020年國內經濟整體不振,對外貿易明顯萎縮。針對這一情況,法國政府迅速應對,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措施,用“不計代價”的救助措施托底經濟。不過,儘管這些舉措有效支撐了經濟相對平穩運行,但也帶來了一些副作用,其中尤為引人關注的便是巨額債務。

  面對全球性公共危機所導致的經濟萎縮,激進的財政政策是法國乃至整個歐洲的無奈之舉。不斷加劇的債務風險,正在成為法國經濟復甦的重大隱患。

  近段時間以來,法國債務水平屢破紀錄,已經跌破了歐元區“平均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法國公共債務占GDP的比重高達119.8%,而這一數據在2019年底為98.1%。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預測,在歐元區國家恢復預算平衡和疫情前經濟增長率的情況下,歐元區平均公共債務水平需到2029年才能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法國則需到2032年才能恢復。

  根據計劃,法國政府將借助歐洲中央銀行(ECB)的低利率環境擴大債務規模,出台刺激措施,助力各行業渡過難關,並借機推動數字、綠色轉型,力圖“以增長促減債”。

  然而,激進的背後同時隱藏了後勁不足與不可持續的風險。

  一方面,公共賬戶失衡制約經濟復甦腳步。法國政府期望借助刺激措施助力經濟復甦,在數字、綠色轉型中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以經濟增長改善當前賬戶失衡問題。但不少專家擔憂,簡單依靠未來經濟增長控制賬戶平衡過於理想化,公共債務急劇攀升已經透支了法國經濟發展潛力,發展可持續性也受到極大影響。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