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分析:內地房地產向新加坡模式轉變
http://www.CRNTT.com   2021-02-19 00:21:24


內地商品房住宅(中評社 張爽攝)
  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記者 張爽)2021年新年伊始,以深圳、北京為代表的中國一線城市房價出現一波上揚勢頭,但很快被調控的手按下,比如深圳出台重磅文件《關於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參考價格發布機制的通知》。有聲音質疑,自中央2016年首次提出“房住不炒”以來,房價越喊越漲,“房住不炒”到底是實還是虛?筆者認為,從近期的種種跡象可以看出,中央對發展房地產的思路已經清晰,“房住不炒”的政策會堅持下去,調控手段會更加精准有力,中國房地產發展的暗線已經浮現——由香港模式向新加坡模式轉變。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講到大城市住房問題時,大部分篇幅都聚焦在“租賃住房建設”上,可以歸納為三點:規範長租房市場;租購同權;土地供應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

  發展租賃住房,能控制住大城市的房價嗎?筆者認為是可以的。細究國人的買房心理,最主要的是租房和買房在入學、戶口等方面享受的權利有明顯差別;其次,在國內長租市場尚不健全的情況下,買房帶來的穩定感和安全感是租房遠遠不能比擬的。舉一個最近的例子,去年年底,長租公寓“蛋殼”暴雷,一夜之間,上萬名北漂、滬漂、深漂、杭漂面臨被掃地出門、無家可歸、租金被吞的窘境。即使沒有踩中“蛋殼”這個雷,其他租房者也難免會有“兔死狐悲”之感,再加上今年春節“就地過年”的倡議,讓買房成為了“漂”們最剛的剛需。這股力量直接助推了年初一線城市房價上漲。

  發展租賃住房,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新加坡。新加坡有70%-80%的居民居住在政府持有的公租房中,居住一定年限後可以購買,如果想賣出,只能賣給政府,有效保證了新加坡房地產市場的穩定,不會成為發展實業和居民生活的負擔。

  如果有政府背書的長租房可以解決穩定、“租購同權”等剛性需求,相信很大一部分年輕人會安下心,努力工作,在有了一定積累後再去買房。其實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訴求並不是買房或者炒房,而是認真工作、增長能力、創造價值,但是過去十年房價瘋漲的歷史讓他們深深恐懼“上不了車”,數年的積累比不上房價一夜上漲,於是才有中國特有的“六個錢包”買房的“奇觀”。需求減少後,房地產市場過熱的情況也會漸漸平息,回歸正常的波動範圍。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