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成都:唱好“雙城記” 探尋高質量發展動力源
http://www.CRNTT.com   2021-03-14 09:35:49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一小時,可以做些什麼?讀一本書或者跑10公里。對於成都和重慶的市民來說,“一小時”還有特殊的意義。2020年12月24日9時15分,首趟G8607次動車組駛出成都東站,10時17分即抵達重慶沙坪壩站。通過軌道的連接,成渝兩地間時空距離在不斷縮短。走出火車站,城市軌道交通作為兩地最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如今也實現了“一碼”通乘。

  交通便利,正是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的有力支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優化區域經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也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強調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勢見效。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書記範銳平代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四川代表團分組審議時更表示,成都要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機遇,唱好“雙城記”、服務新格局。

  打造“增長極”: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探索新路

  今年2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勾勒出未來15年至30年我國交通網的建設目標。就在這份文件當中,成渝雙城經濟圈首次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並列,成為重要“一極”。

  從地圖上看,成渝如果能與三大增長極連點成線,將形成一個占全國經濟總量七成以上的巨大菱形空間,形成“北有京津冀,東有長三角,南有粵港澳,西有成渝”的中國區域經濟格局。這不僅將有力撬動西部地區發展,有效破解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也將有效帶動全國的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自2020年1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首次提出、10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審議,短短的不到一年時間,成渝城市群加速黏合和壯大——“一城多園”模式共建的中國西部科學城“多點開花”,構建創新策源牽引動力體系;中歐班列(成渝)“聯名營業”,跑出內陸開放加速度;公園城市從“首提地”到“示範區”,探路生活城市的比較優勢……

  目前,作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工程,位於成都東部新區的天府國際機場正在抓緊建設。在天府國際機場T1航站樓內,“太陽神鳥”造型的吊頂已全面展現。“太陽神鳥”造型蘊含著“為經濟騰飛插上翅膀”的美好寓意。於成都而言,有兩層意義:一方面希望它可以成為“引擎”帶動成都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希望它能助力成都成為真正的“樞紐”。

  服務“雙循環”:在新發展格局中率先突破

  春節前夕,在成都天府新區興隆湖東側,全球首個以獨角獸企業孵化和培育為主的產業載體“獨角獸島”啟動區項目已完工,將在3月移交運營。去年,成都超算中心建成投運,最高運算速度達到10億億次/秒,進入全球前十。

  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在“全國一盤棋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如今,成都已實現從內陸城市到開放前沿的“轉身”。作為西部(成都)科學城“一核四區”中的“一核”,過去3年裡,成都科學城共引進重大項目212個、總投資超2400億元;引聚高新技術企業438家;聚集新經濟企業3600餘家、年均增速超20%。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