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關係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如何解決好
http://www.CRNTT.com   2021-03-14 22:21:00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之一是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民為國基,穀為民命。”確保糧食安全,解決好吃飯問題,始終是關係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時強調指出,要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都著重強調了糧食安全問題。日前發布的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提升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2020年,我國糧食總產量實現“十七連豐”,連續6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人均占有量連續多年超過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即便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國糧食安全仍然經受住了考驗,糧食市場保持平穩運行。總體來看,我國的糧食安全是有保障的。

  但也應認識到,對我們這樣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任何時候都是真理,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必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確保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務須堅持底線思維、增強風險意識,任何時候都不能鬆了這根弦。

  確保糧食安全,重點在於做好三個方面的文章,補短板、強弱項,打破瓶頸制約,把基礎夯實、把工作抓實。

  第一是“耕地”文章。耕地是糧食生產之本,我們國家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必須把關係14億人“飯碗”的耕地保護好,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提高農田建設標準和質量,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統籌布局生態、農業、城鎮等功能空間,科學劃定各類空間管控邊界,嚴格實行土地用途管制。

  第二是“種子”文章。近年來,種業“卡脖子”問題是全社會關心的熱點問題,加快種業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是農業現代化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按照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打好種業翻身仗”的要求,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利用,加快第三次農作物種質資源、畜禽種質資源調查收集,加強國家作物、畜禽和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建設。

  第三是“技術”文章。要進一步落實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強化現代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支撐。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完善農業科技領域基礎研究穩定支持機制,深化體制改革,布局建設一批創新基地平台。尤其是要開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牢牢把握住糧食安全主動權。

  展望未來,要解決好吃飯問題這件“頭等大事”,必須在“耕地”“種子”和“技術”這三方面下功夫,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努力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專欄作者 毛同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