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正確理解數字人民幣國際化的內涵
http://www.CRNTT.com   2021-03-27 09:04:45


  中評社北京3月27日電/隨著數字人民幣試點的開展,近期關於數字人民幣國際化的問題受到熱議,其中討論最多的是數字人民幣與數字美元的關係。有不少觀點認為,數字人民幣會挑戰美元的霸權地位。美國國內對這一話題也非常重視,甚至存在著將數字人民幣視為國家安全威脅的傾向。

  環球時報發表中央財經大學數字財經研究中心主任陳波文章表示,當前中國和美國的數字貨幣發展路徑存在顯著差異,中國發行了單獨管理的央行數字貨幣,而美國尚未明確這一計劃,只是通過認定現有的美元穩定幣來實現對數字貨幣體系的影響。例如,美國最大的銀行業監管機構美國財政部貨幣監理署宣布,允許美國銀行使用公共區塊鏈和美元穩定幣作為金融系統的結算基礎設施。

  文章分析,中美兩國數字貨幣技術路線的差異是由傳統貨幣地位導致的。美元已經是全球貨幣體系的主導者,單獨發行數字美元的意義有限,但是通過打通與現有穩定幣的關聯可以更有效地實現對全球數字貨幣體系的美元化目標。而人民幣居於弱勢地位,發行獨立管理的數字貨幣有助於人民幣增強優勢地位。

  但是數字人民幣能否挑戰美元或者數字美元的地位是需要謹慎評估的問題,要回答這一點需要對數字人民幣的實質有客觀認識。根據IMF最新的研究報告,央行數字貨幣可以劃分為零售型和批髮型。前者用於小額交易,後者用於大額交易,目前零售型數字貨幣發展速度較快,批髮型則尚未進入主流。從屬性上來看,我國的數字人民幣屬於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且不計息,主要用於支持消費場景。而美元的壟斷地位主要體現在大宗交易方面的定價能力,例如全球的大宗商品均以美元進行定價。因此通過零售型數字貨幣從市場份額上看不太可能挑戰美元的地位。

  文章指出,數字人民幣國際化的意義在於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數字貨幣具備貨幣政策和支付工具的雙重屬性。作為貨幣政策,數字貨幣相對於傳統貨幣可以通過“非線性發行”來精准投放到某些特定人群或消費場景中,而傳統貨幣只能做到撒胡椒面,因此數字貨幣將作為一種精准定向工具成為重要的貨幣政策補充。作為支付工具,相對於傳統的銀行賬戶體系或互聯網支付系統,數字貨幣的流通效率更高且可追溯,對基礎設施要求更低,是支付技術的一次突破。根據經典的費雪交換方程,更快的貨幣流通速度可以創造更多的經濟產出。正是由於數字貨幣的上述技術優越性,使其有可能成為改變支付體系國際規則的重要抓手,也是美國對該問題的主要擔憂。不過美國要推動法定數字美元的發行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一旦實施了與中國類似的數字貨幣政策,意味著要極大衝擊國內成熟的互聯網支付體系,面臨著利益集團的阻礙。因此當前數字美元的發展主要是促進已有數字貨幣體系的美元化,即錨定美元相關的資產。

  文章認為,對於中國來說,要擴大數字人民幣的影響力需要從三方面考慮:第一,要盡快積累成功的試點經驗,對其發行規則、市場需求等形成實踐基礎,尤其要形成與互聯網支付體系的差異化定位,在國內消費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第二,要積極推進“數字貨幣+場景”戰略,將數字貨幣與扶貧、綠色消費、普惠金融等公益性應用緊密結合,增強其作為貨幣政策工具的非貨幣價值;第三,要注重打造具備國際水平的數字貨幣治理模式,將消費者隱私保護、信息無障礙、性別平等等要素納入到評估體系中。總體而言,積極樹立數字人民幣良好的國際形象和信用基礎,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才是當務之急,因為最終是消費者投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