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團結爭權益 不做“啞裔”,旅澳僑胞在努力 
http://www.CRNTT.com   2021-04-05 13:49:17


 
  “我上世紀80年代末來到澳大利亞,這兩年的危機感最嚴重。”澳中商業峰會主席楊東東對本報說,“目前澳大利亞對華僑華人的種族歧視主要表現為:第一,普通華僑華人在公共場合被謾罵、被暴力對待、甚至家門口被潑漆;第二,當地主流媒體對華僑華人進行莫須有的抹黑;第三,最近,4位華人市議員收到死亡威脅恐嚇信,然而,除了一位反對黨領袖發聲譴責外,執政黨竟無一人進行聲援或表示支持;第四,政界人士對華僑華人活動敬而遠之,我有些議員朋友甚至不得不删除了微信。”

  維權不易

  遭遇歧視、抹黑之後,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這一看似理所當然的選擇實際上並不容易。

  “針對我的抹黑報道出來之後,我壓力很大。身邊幾乎所有朋友,不管是華人還是其他當地人,都好心勸我,算了吧,忍一忍,等新聞熱度過去就好了。而且,官司萬一輸了,損失少則幾十萬多則幾百萬澳幣。”袁祖文說,“我前後共咨詢了10多位律師,他們的收費標準從每小時幾百澳幣到幾千澳幣不等,出具專業書面意見報告就更貴。大多數律師意見是50%的贏率,只有4位律師說我有超過六成機會贏。說實話,我當時心裡很忐忑。但是,由於個人聲譽、公司業務幾乎遭受毀滅性影響,我只能背水一戰,別無選擇!”

  所幸,事情的進展比預想得順利。袁祖文說,在委托律師啟動訴訟程序一個多月後,澳媒“7 News”頂不住壓力,與他進行了庭外和解,最終滿足了他提出的條件:删除文章、公開道歉以及賠償。隨後4個月,幾家轉載過文章的媒體也分別删稿、公開道歉及賠償。

  “這個案子給我的最大感受是:沉默不是金。必須尊重當地遊戲規則發聲、抗爭,合理合法,才有贏的機會。”袁祖文說,這次勝訴,還有近期昆州僑領莊永新的維權成功,鼓勵更多海外華人拿起了法律武器。“在堪培拉有個華人競選議員被媒體打壓抹黑,本來想就那麼算了吧,現在準備追究到底。前段時間,我受到加拿大華人聯合總會邀請,對加拿大僑胞進行了一次線上分享,效果很不錯。目前,在加拿大至少有兩個媒體誹謗案在進行中。希望全球華人面對抹黑的維權行為成為一個常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