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古裝劇能否更古雅地體現現實主義品質
http://www.CRNTT.com   2021-04-06 13:56:04


 
  歷史不是一條線,而是一片海。所謂“當代”恰似海面,與大海同體無間。在司馬遷、李白、海瑞等歷史的汪洋之中,我們依然期待如《雍正王朝》《漢武大帝》等經典正劇般的浩然正氣、人格溫度。但“現實”的傳統客觀性定義已無法概括當今新媒體語境中的現實,需要一種更有整體性和發展性的視野。古裝劇一度被認為“離現實最遠,離夢最近”。其“退燒”後的重啟,既要更“古”,還要更“實”,且要更“雅”,讓歷史現實、情感想象以感性方式獲得當下審美表現。抵達這樣的品質,或許可以在這樣幾方面著力:

  以現實主義把握歷史真實。《你好,李煥英》《江山如此多嬌》等現實題材影視作品巧妙化用了穿越、“打怪升級”等網絡創作元素。具有奇幻敘事特征的網絡文學及改編古裝劇也可為新的現實主義風格提供可能。近年來由架空背景的網文改編而來的劇集紛紛將朝代“落實”,由虛轉實築基審美時空。如《琅琊榜》將朝代落至南北朝,《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鶴唳華亭》的服化道、禮儀等均遵循宋制,點茶、插花、制香等細節考究,細膩還原歷史情境,比架空的《我就是這般女子》《上陽賦》等內蘊更實。《清平樂》《大明風華》改編也都弱化宅鬥宮鬥傾向,以宋明美學打底。《錦心似玉》男主徐令宜多了一條抗倭線,但明代朝堂解禁海防線和後宅解開心防線未結合,家國兩張皮,止步於“霸道侯爺愛上我”的古偶言情。大明星、大場面不能持久通吃,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需辯證把握。

  從朝堂或後宮轉向家宅,宋明美學打底的《錦心似玉》可望催生家宅劇這一新品種,呼應網絡小說裡自成一體的“種田文”,在細水流長的微觀日常敘事與詩書畫審美長卷中浸潤對民族、國家的文化想象

  以現實主義體現藝術真實。《風起霓裳》等網改劇難脫“魔改”問題,《鬥羅大陸》《有翡》則比十多年前的網絡小說更多俠勇英氣與成長主題。無論是打鐵尚需自身硬的鬥羅“宇宙”,還是月黑風高、機關重重的洗墨江,青年無畏,勇闖天涯,並激活父輩雄心。《扶搖》中的“他們越是要打壓我,我就越要變強”,變為自強不息、堅守初心的熱血燃系古風。《山河令》《陳情令》借哄搶琉璃甲、陰鐵等寫實表現江湖爭鬥、人性善惡,江湖群像烘托雙男主的少年初心、成長主線與大義主題。《鬥羅大陸》《琅琊榜》開篇都是男主的噩夢,夢境懸念形成勾連,但不暗黑。《鬥羅大陸》整體敘事節奏快,通過幾段運鏡或對白簡潔“解鎖”世界觀,從諾丁學苑到史蘭客學苑,每集都有劇情高能點。從沒吃過紅燒肉的唐三打鐵掙錢以上學,認為“不磨煉自己,怎麼能變強”“強者應該天生保護弱小”,反對恃強凌弱的叢林法則,這種成長取向與現實所需貼合。編劇王倦繼貓膩《慶餘年》之後,對唐家三少《鬥羅大陸》做同名改編,保留原著主線和經典場面,運用影像方式推進劇情、塑造群像,並讓“玄幻小說”變身“古裝勵志劇”,從西洋風、動漫風轉向中國古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