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韓國執政黨折戟大選前哨戰,明年會朝野易位嗎
http://www.CRNTT.com   2021-04-10 11:42:12


 
  去年9月,文在寅不顧國會反對任命曹國為法務部長,而這位文在寅的親信被曝利用公權幫女兒“學術造假”,激起了人們對精英家庭出身子女的憤怒,許多學生在社交媒體上怒斥文在寅所說的“創造一個沒有特權的世界”是謊言。

  文在寅在前總統朴槿惠遭罷免的次年上台,當時他的核心承諾就是為所有韓國人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而曹國醜聞使這一承諾化為泡影,他在年輕人中的人氣大幅下滑。曹國辭職後,繼任者秋美愛涉嫌幫兒子在服兵役期間違規休假,再次引發輿論風暴,儘管此事隨後得以澄清,但政府的公信力仍不可避免地受損。

  李家成指出,執政黨在“四七再補選”失利,民生只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的問題在於混亂政局,從青瓦台幕僚到部級長官,人事變動頻繁,醜聞不斷說明總統在任命之前考察不足。法檢矛盾也鬧得沸沸揚揚,方方面面激起民怨,匯集到一起就造成了現在的結果。

  2016年,韓國時任總統朴槿惠親信幹政案曝光後,手持燭光的民眾上街要求朴槿惠下台,而文在寅當時被視為最順應民意的總統候選人,他上台後也稱要將繼承“燭光革命”的精神。“文在寅上台時被稱為‘燭光政府’,執政4年來和民心越走越遠,民眾可能對文在寅政府有些失望。”李家成說道。

  在野黨一定程度上是從人們對執政黨的反感情緒中獲益,國民力量黨對此也有清晰的認識。“比起我們自己的努力,這一結果更多是因為共同民主黨不公正的雙標行為引起了大量20多歲年輕人和中間派的憤怒。”國民力量黨院內代表朱豪英8日在接受韓國廣播節目採訪時說,“人們把對執政者的憤怒轉化成了對我們的支持”。

  文在寅代表的進步派漸失民心,保守派伺機翻盤。《韓民族日報》分析指出,韓國年輕選民過去傾向於支持泛進步、共同民主黨的觀點,而在四七補選中投票傾向發生明顯改變,18歲至39歲年齡段的許多人轉而支持保守派候選人。

  據《紐約時報》報道,韓國選情調查顯示,支持吳世勛擔任首爾市長的選民談及原因是表示,他們並不認為國民力量黨的候選人優於執政黨候選人,而是因為他們想通過投票表達對文在寅政府的批評。

  比起選舉失敗,巨大的票差似乎給青瓦台造成了更大打擊。執政黨的核心相關人士接受《中央日報》採訪時表示,“以如此大的差距輸掉首爾,意味著文在寅雖然擁有執政黨占絕對優勢的(國會)議席,以後仍將難以強行推動在野黨反對的政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