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歐洲園林出現“中國風” ,架起友誼橋
http://www.CRNTT.com   2021-04-13 10:28:13


 
  傳教士們不吝讚美之詞的書信一經公開,立刻燃起了歐洲的中國園林熱,歐洲王公貴族千方百計搜集中國園林資料,競相仿造。1753年,瑞典國王在斯德哥爾摩以外的夏宮建造了“中國宮”;1761年,英國人為威爾士公主奧古斯塔修建了一座中國寶塔,後來那裡成為英國皇家植物園。

  看來,當時的法國傳教士還做了個“媒”,把中國園林“牽”到了歐洲。

  一花一石一景一物,中國式園林架起歐中友誼橋梁

  怡黎園是法國興建的第一座中國傳統園林,位於巴黎西南郊78省的聖雷米·奧諾雷市,距巴黎35公里,2004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中新網報道, 園林由旅法華人園藝師康群威和建築師石巧芳夫婦設計建造,占地10000平方米,回廊、花牆、山石和飛檐,無不展示出中國蘇州園林的詩情畫意和巧奪天工。

  據了解,第一個興建的是盆景園,園內種了很多法國人視為珍稀和高貴的花木,並從中國引種了一大批榆樹、茶花等,有一些品種無法進口,他們就自己種,比如法國人稱之為“40金幣”的銀杏,還有蘋果、五針鬆。

  今天,隨著石巧芳夫婦對怡黎園的推廣,更多法國及歐洲其他國家的遊客慕名而來,“他們起初只為賞花,走進園子便會發現:琴棋書畫,詩酒花茶,一幅展現中華文化的立體圖景徐徐展開”。

  園林主人石巧芳介紹說,建造和開放“怡黎園”的目的是希望法國人對蘊涵眾多文化元素的中國園林有直觀的了解,進而認識和喜歡中國花園和中國文化。

  亭台樓榭、白牆碧瓦、小橋流水,古樸典雅的“熏風榭”,翠竹掩映中的“香雪亭”……走進這座原汁原味的中國古典園林,人們難以想象這裡是德國杜伊斯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