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準確把握高標準市場體系的內涵
http://www.CRNTT.com   2021-04-16 08:08:44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市場體系建設取得長足進展,市場規模體量很大,市場結構持續優化,市場發展環境不斷改善,國內市場對外吸引力明顯增強。
  中評社北京4月16日電/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是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對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副主任魏際剛文章表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市場體系建設取得長足進展,市場規模體量很大,市場結構持續優化,市場發展環境不斷改善,國內市場對外吸引力明顯增強。同時需要看到,中國現有市場體系與構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需下大氣力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在此進程中,首要的就是準確把握高標準市場體系的內涵。

  文章分析,高標準市場體系的內涵十分豐富,且是動態變化的,需要以系統的思維、多維的角度加以認識。具體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高標準的市場基礎制度。嚴格的產權保護是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的動力;有效破除各種市場准入隱性壁壘,是形成全國統一市場、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的條件;公平競爭是市場機制高效運行的重要基礎,能夠促進市場主體充分競爭、優勝劣汰,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這些方面,都需要高標準的市場基礎制度提供保障。

  高標準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這包含實現經營性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勞動力要素有序流動等內容。同時,還要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更好發展知識、技術和數據要素市場,使各類生產要素得以高效流動和有效配置。

  高標準的市場環境。這主要體現為:產品和服務質量安全可靠,消費者權益得到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獲得感強。

  高標準的市場基礎設施。需建設體系完整、功能強大、結構優化、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城鄉一體、國內國際統籌發展的人員流、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渠道等基礎設施。

  高標準的市場開放。這主要表現為開放領域持續擴大、開放深度持續拓展。服務業市場准入擴大,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簡化;對標國際競爭規則,實現市場交易規則、交易方式、標準體系的國內外融通;等等。

  高標準的現代市場監管機制。需形成權威高效、規則合理、審慎包容、動態優化、前瞻性強的現代市場監管體系,維護市場安全和穩定運行。

  文章指出,下一階段,我們需瞄准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制度完備、治理完善的高標準市場體系發力,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