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物價影響有限
http://www.CRNTT.com   2021-04-18 08:56:22


  中評社北京4月18日電/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近日召開第五十次會議,強調要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特別是關注大宗商品價格走勢。李克強總理近日主持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也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問題表示了關切。

  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全球經濟復甦預期走強推動需求升溫、新冠疫苗持續推廣以及發達經濟體量化寬鬆政策的實施,糧食、能源、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並帶動全球通脹預期增強。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3月全球食品價格連續第10個月上漲,達到2014年6月以來最高水平。銅、鋼、錫等商品價格近期也屢創新高。

  當前,我國經濟已深度融入全球經濟,物價走勢客觀上必然會受到外部因素影響,全球流動性寬裕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可能通過貿易、金融等渠道向國內傳導。這種傳導事實上已經顯現。2021年3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達到102.1%,較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為2020年12月份以來的最高點。

  從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來看,PPI環比增速連續10個月處於上漲態勢,同比增速於今年1月轉正以來加速上行。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5個行業合計影響PPI上漲約1.27個百分點,占總漲幅的八成。

  未來一段時間內,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仍有上漲空間。目前大宗商品供需兩端並沒有出現整體性、趨勢性變化,其價格不具備長期上漲基礎,對國內的傳導影響總體上是有限的、可控的。

  從對居民消費價格的影響來看,一般來說,大宗商品價格向終端消費品價格的傳導較為間接。我國工業體系龐大、產業鏈長,工業消費品市場競爭激烈,上游成本向下游傳導效應會逐步衰減。3月份PPI和CPI剪刀差擴大至4個百分點,既有基數擾動的影響,也體現出價格上漲由PPI向CPI的傳導有限。同時,這也反映出,我國經濟仍處於恢復性增長過程,需求仍然相對偏弱。從CPI自身構成來看,食品和服務在我國CPI中占比高,且受國際因素影響較小,我國糧食產量高、供應穩、儲備足,工業消費品供給能力比較強,服務業供給數量和質量也在不斷提升,不具備價格大幅上漲的基礎。

  物價漲幅根本上取決於總供給和總需求的相對變化。從宏觀上看,我國經濟復甦步伐加快,供需協調性持續增強,積極因素繼續增多,擁有充足的宏觀政策空間,物價平穩運行具有堅實基礎。展望全年物價走勢,CPI將溫和上漲,總體呈現“前低後穩”態勢,全年漲幅3%左右的調控目標能夠實現;PPI預計將於二季度達到年內高點,呈現“兩頭低、中間高”的態勢,全年平均值將處於合理水平。

  儘管全年物價預計總體平穩,但當前國際環境依然複雜,國內經濟運行中也存在就業壓力較大、部分行業恢復較慢等問題,PPI過快上漲需要引起警惕。我國中下游製造業中聚集著大量民營小微企業,成本加大和需求不足是當前許多企業面臨的突出困難,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將對中下游企業利潤形成擠壓,由此帶來的經營風險也隨之上升。在繼續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要積極擴大有效需求,加強原材料等市場調節,並採取有針對性的結構性政策,為企業紓困減壓。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熊麗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