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保險+期貨”為蘋果產業戴上“安全帽”
http://www.CRNTT.com   2021-04-26 11:22:17


  中評社北京4月26日電/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今年價格跌得多,眼見要賠錢,心裡很著急,靠著‘保險+期貨’賠付的5900多元,才保住了收入。”甘肅靜寧縣深溝鄉麥頂村麥頂社果農楊文太對記者感慨道。2020年是他連續第三年參與投保,也是蘋果價格跌幅最大的一年,而三年來總共獲得賠付10284.77元,幫助他規避了市場價格風險。2017年12月22日上市的蘋果期貨,幫助不少地區的蘋果產業戴上“安全帽”,穿上“防護服”,提升了果農和企業應對風險的能力、韌性。

  化解“豐年難豐收”矛盾

  2018年以來,鄭商所已支持24個蘋果“保險+期貨”試點項目,累計投入資金7423.90萬元,覆蓋陝西、甘肅、山西等11個國家級貧困縣,涉及農戶3.22萬戶,承保蘋果現貨27.36萬噸,目前所有項目都已實現賠付,理賠金額合計14804.95萬元,戶均賠付4597元,有效地保障了果農收益。

  2018年至2020年,鄭商所蘋果“保險+期貨”試點平均賠付率分別為81.4%、94.7%、134.2%,在各試點品種中成效最為突出,特別是2020年的13個項目覆蓋3省1.64萬戶果農,採取“縣域+分散+農民合作社”三種模式,效果顯著。

  據介紹,“保險+期貨”作用突出:一是穩收增收作用明顯。2020年我國水果產量預計2.76億噸,較2016年增加0.32億噸,供求失衡矛盾明顯,如柑橘豐產,價格下跌近50%,蘋果產量基本穩定,但價格持續下跌。在此情況下,鄭商所蘋果“保險+期貨”試點賠付9957萬元,為果農提供0.58元/公斤的價格補償,相當於平均售價提高10%,增加果農收益。特別是陝西的6個項目戶均賠付6770元,超過2019年陝西果農人均收入的50%,有效防止當地凍害減產後,果農因災返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