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張卓元:重視消費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作用
http://www.CRNTT.com   2021-04-29 09:00:28


  中評社北京4月29日電/在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經濟復甦面臨挑戰的今天,遲福林同志的新著《中國消費》付梓出版。這是一部客觀反映中國經濟發展趨勢和改革重點方向的著作。該書對新發展階段的中國經濟問題尤其是消費問題進行了詳細而深入的剖析,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關鍵在於擴大內需,促進消費升級,不僅從理論層面探討了新發展階段的改革戰略選擇問題,而且在實踐層面為各級政府的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參考。

  “十四五”時期是中國邁向現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面對日益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贏得中國發展新的戰略機遇,需要客觀把握經濟發展的趨勢特征。該書提出,消費是未來牽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必須對消費趨勢的變化做出準確判斷。為此,該書在進行詳細的數據分析後指出,中國14億人的消費大市場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突出優勢,消費已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進入新發展階段,消費領域主要表現為以下發展趨勢:消費水平正在快速提升,當前居民年人均消費支出已突破2萬元;消費結構有重大變化,服務型消費占比快速提高,2013-2019年,中國人均服務型消費年均增長11.1%,高於同期人均消費支出增速3個百分點左右,到2025年,開始進入服務型消費社會;消費規模正在快速增長,從2012年到2019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1.03萬億元增長到40.80萬億元,基本實現規模倍增,年均增長10.94%。

  基於對消費領域的趨勢分析,該書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於城鄉居民消費升級。這是因為:第一,進入新發展階段,城市承載的消費功能逐步增強,人口和消費向中心城市和都市圈集聚的特點日益突出,中國有望湧現一批區域性消費中心城市和國際性消費中心城市;第二,農村是消費大市場,即使15年後城鎮化達到相對穩定的階段,農村人口的數量仍將有3.5億左右,隨著農村全面小康的實現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村消費將進一步加速升級;第三,進入新發展階段,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會繼續增強,消費對產業結構變革的牽引作用和對投資結構的引領作用日益提升。

  針對如何實現消費升級,該書認為,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和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加快推進消費導向的經濟轉型,建設強大國內市場,需要深化改革,著力破解制約消費潛力釋放、消費結構升級的結構性矛盾。主要包括:其一,推進服務業市場開放,打破服務業領域市場壟斷與行政壟斷,用市場的辦法擴大消費的有效供給;其二,中等收入群體是消費的主力軍,應把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作為重要的政策目標,如果2035年中等收入群體能夠提升到占總人口的55%左右,這個結構將是比較合理的;其三,加大公共消費支出力度,進一步提高教育、醫療衛生、社保就業、保障性住房四項基本公共服務在全國財政總支出中的占比。

  該書在對中國的消費市場規模作了多種情形的測算之後認為,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最早將於2021年、最遲將於2023年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商品消費市場;2021-2035年,中國服務型消費年均增速如果能夠保持過去10年的平均增速即11%,中國服務型消費增量(以2020年為基數)累計將達到60.6萬億美元,是美國(按3%計算)同等發展時段服務型消費累計增加額的2倍,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服務型消費新增市場。那麼,預計未來5-10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有望保持在25%-30%左右,仍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張卓元(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