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搶抓機遇 服務大局
http://www.CRNTT.com   2021-05-10 08:23:52


  中評社北京5月10日電/環繞京津的河北,既承擔重大的歷史使命,也具備天然的區位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京津冀協同發展、冬奧會籌辦、雄安新區建設先後在燕趙大地推進實施、落地見效,這也是河北廣大幹部群眾舉全省之力為之奮鬥的“三件大事”。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推進,對河北而言,既是加快傳統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過程,也是借力京津資源培育實現動能轉換的過程。一批新產業項目、新技術成果的落地,催生出一些新協同機制、新發展機遇。軌道上的京津冀基本成型、協同創新成果湧現、生態環境的協同治理,讓京津冀三地分工更加明確,產業協同更加緊密,優勢彰顯更加充分。

  立足首都水源涵養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的功能,河北張家口探索出了一條經濟欠發達地區生態興市、生態強市新路。與此同時,“四個辦奧”理念也讓張家口努力書寫冬奧會籌辦和本地發展兩份優異答卷。冰雪經濟、新能源、文化旅遊、大數據等新興產業的迅速崛起,為“碳達峰、碳中和”貢獻河北力量奠定了堅實基礎。“首都兩區”建設和冬奧會籌辦,既是張家口的生態財富、奧運財富,也為河北探索出了綠色發展的新模式、孕育著後奧運時代的新動能。

  雄安新區作為千年大計、未來之城,對河北的影響更是廣泛而深遠。在這一過程中,河北不僅是建設者、見證者,更是參與者、受益者。圍繞建設雄安、服務雄安,河北多地特別是環雄安地區,正在對標雄安、借力雄安,從雄安新區的成長歷程中,加快布局新產業、培育新動能、探索新路徑。

  “三件大事”,既是河北的奮鬥軌跡,也在改變著河北的歷史,為河北的未來加速賦能。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陳發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