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遏制過度醫療 中國醫改“急診”
http://www.CRNTT.com   2021-05-12 00:14:42


2020年2月4日,遼寧省一家醫院的醫生對患者進行遠程問診。(法新社)
  中評社香港5月12日電/4月14日,中國政府啓動為期1年的不合理醫療檢查專項治理行動,嚴查過度醫療。次日,中紀委網站披露了包括法國賽諾菲下屬企業在內的19家藥企因財會問題受嚴厲處罰的內幕。18日,北醫三院腫瘤內科張煜醫生,在知識分享社交平台知乎上發文聲討中國腫瘤治療亂象,直指“腫瘤治療黑幕”。五一節前,過度醫療和與之伴生的醫藥腐敗話題一度引發熱議。中國公共衛生體系硬件經受住了2020年疫情的巨大考驗,人們期待看到軟件環境的持續優化。

  法國《歐洲時報》5月7日載文《中國醫改“急診”:遏制過度醫療》,文章說,近20年,中國醫療衛生總費用增長速度連年超過GDP增速,占GDP總值比例也快速上漲。刨除人口老齡化程度加劇、慢性病人數加速增多,以及新設備、新技術、新藥新材料的使用刺激醫療費用增長,過度醫療是醫療衛生總費用不合理增長的重要因素。有數據顯示,中國國內近15%的晚期腫瘤病人都在過度醫療或不合理醫療中加速死亡。日常尋醫問診中全套儀器檢查、小病大治、大病久治屢見不鮮,“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的常識被顛倒。2009年中國醫療輸液104億瓶,相當於當年13億人口每人輸8瓶液,遠高於國際上3瓶的水平。據衛生部統計,中國68.9%的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藥物,人均用量是世衛組織發布的全球平均值一倍多,抗生素人均年消費量更是美國的十倍。過度醫療損害患者身心和經濟利益,影響醫保基金可持續性,社會增加了負擔反而拉低了幸福指數,承受福利國家風險的同時忍受“負福利”的痛苦。

  過度醫療雖是全球通病,在中國尤其盛行,個中原因複雜。“以藥養醫”制度和公立醫院主要靠創收維持運營的現狀決定了過度醫療的廣泛存在。中國改革開放後的首輪醫改中,既要大幅削減財政投入,又要保留醫院的公共服務性質。中國醫療體系由此出現扭曲的安排:技術性、服務性收費標准過低,偏離市場價值規律,醫院靠這些收入無法支付醫生工資和維持運轉;醫院不得不“以藥養醫”,尋求從畸高的藥品、衛生耗材、檢查費用中獲利,從而衍生過度醫療和醫藥腐敗。

  世界各國醫療體制有各自現實和特色,即使發達國家也沒有統一模式,有的甚至具有天壤之別,比如歐美的重大區別在於一方是以人為本,如德國、法國,另一方以錢為重要目的,如美國,從社會層面看,後者支出遠超前者,但期望壽命在發達世界墊底,模式優劣之爭一目了然。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