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雙循環” 新發展格局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http://www.CRNTT.com   2021-05-14 08:05:33


  中評社北京5月14日電/“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在中國面臨國際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形勢下,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要戰略決策。“雙循環”的要義在於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這一點恰好符合當前國際產業鏈供應鏈轉向區域化和本地化的發展變化趨勢。憑借自身在經濟規模、對外聯繫、產業布局等方面的優勢,粵港澳大灣區已具備依循“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總體要求,打造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樞紐和展示窗口的發展基礎和制度條件。

  一、國際環境的變化與中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深圳特區報發表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金凱文章表示,當今世界正經歷著新一輪廣泛而深刻的變革,所引發的一系列變化不僅體現在大國之間的地緣政治關係方面,也體現在現存的國際經濟體系面臨衝擊、國家間經貿活動受到嚴重影響、各國人員的往來遭遇種種限制等諸多方面。個別西方大國的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往往冠以“國家安全”與意識形態鬥爭的借口,對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實施定點與定向的戰略戰術打擊,重點就在於限制中國高科技製造業的長遠發展,壓制中國整體工業體系在國際產業鏈供應鏈中的提升,並意圖縮短甚至關閉中國高質量發展特別是重點產業領域轉型升級的戰略窗口期。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中國產業鏈供應鏈在核心技術的研發與持有、專業人才的培養與儲備以及產業鏈供應鏈生態圈的共生發展等多個方面都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從根本上說,即便工業體系的部門分類再齊全、各產業規模再龐大,只要關鍵核心技術長期受制於人,就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在國際產業鏈供應鏈中長期處於中低端位置的被動局面。高端人才的培養與儲備在受到國內的體制機制、政策措施、就業環境等一些複雜因素影響的同時,也受到流動不暢特別是所謂“國家安全審查”等國際環境變化的一些直接和間接因素的影響。在這樣的局面下,作為國家經濟活動暢順進行和工業體系穩固發展的重要保障,健全的產業鏈供應鏈生態圈的構建就難免受到限制。因此,在當前國際環境出現重大而深刻變化的情況下,確保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是我們必須長期關注的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工作。

  若從中國國民經濟長遠健康發展的角度看,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基石。近年來,西方國家對中國工業體系特別是高科技產業進行重點打擊與極限施壓,而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貿易與生產活動也造成了巨大的衝擊。這些都更加凸顯出在穩定並擴大國內大循環基礎上,確保中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與穩定的戰略意義。

  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對中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意義

  文章介紹,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首次發出了“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號召,並對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為號召積極主動應對國際環境出現新的一系列深刻變化而推出的一項頂層制度設計,也是解決當前中國面臨的若干發展問題的總體方案,同時也是確保中國供應鏈安全、實現長足發展的具體路徑。從國內、國際循環二者之間的關係看,國內大循環是基礎,國際循環是國內大循環的延伸。結合當前國際形勢的變化,不難得出結論,“新發展格局”的要義在於推動實現國內國際循環的“良性互動”。也就是說,鑒於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可能持續存在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中國的經濟活動不再過度依賴國際市場的供需關係,而將更加注重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並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此,推動國內產業鏈供應鏈的優化升級,進一步拉動內需,進而推動形成國內統一大市場,就顯得尤為重要。

  要實現這一切,就離不開制度的創新和改革的進一步深化。2021年2月19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明確提出,要圍繞暢通經濟循環深化改革,在完善公平競爭制度、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建設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等方面推出更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以促進各項改革融會貫通、系統集成。這就為“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目標指出了一個基本方針和依循路徑。

  可見,“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即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構建中國穩定與安全的產業鏈供應鏈的背景藍圖,也是確保實現中國產業鏈供應鏈不斷升級的制度與機制保障。在國際環境日益複雜,國際貿易體系出現諸多不穩定因素的形勢下,只有以內為主、內外兼顧,才能積極主動應對各種不利因素的干擾,不斷地推動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優化升級,擺脫頻頻“被限制”“被制裁”“被清單”的不利局面。

  三、“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文章分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本質要求,並不是關閉國門、停止參與國際循環,而是堅持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通過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以更高質量、更高效率的國內大循環為基礎,通過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來促進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良性互動與優質聯通。

  從工業基礎和貿易規模看,粵港澳大灣區域內工業門類齊全、貿易規模穩步增長。值得注意的是,自2015年一般貿易總額首次超過加工貿易以來,廣東省的一般貿易總額占進出口總額比例呈現逐年上升趨勢。至2020年,廣東省的一般貿易總額在進出口總值中的占比達到51.2%,已大幅超過其他加工類貿易總額。這也反映出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腹地,廣東省在產業鏈供應鏈的結構調整與優化組合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若從整體和各自發展優勢以及域內城市的差異化定位看,粵港澳大灣區也已具備依循“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總體要求,打造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樞紐和展示窗口的發展基礎和制度條件。

  首先,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自香港與澳門回歸祖國,粵港澳的區域合作不斷深入,區域產業協同發展,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已經具備建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基礎條件。粵港澳大灣區總面積5.6萬平方公里,依照2020年數據統計總人口約7000萬人,生產總值合計超過11萬億元人民幣,約占全國GDP生產總值的七分之一。正是基於大灣區不斷增強的經濟實力和區域優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大灣區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明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支持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瞄准國際先進標準提高產業發展水平,促進產業優勢互補、緊密協作、聯動發展,培育若干世界級產業集群。不難看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針對粵港澳大灣區提出的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的要求,反映出粵港澳大灣區在聯通國內與國際產業體系、參與國際競爭當中應當且完全可以發揮出重要作用。

  其次,粵港澳大灣區各個城市的獨特優勢,有利於在相互競爭與協同發展的環境中,形成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和展示窗口。比較大灣區九市二區各自的優勢與定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將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進而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閑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平台,將打造多元文化交流的合作基地;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將全面增強國際商貿中心、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著力建設國際大都市;深圳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將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其他地市也都有著各自的特色和優勢。可以看出,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不僅是區域內各具特色的經濟活動中心,也是該區域乃至全國聯通世界的重要渠道和展示窗口。

  再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確保中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與穩定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僅從被美國商務部產業與安全局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的中國大陸實體首要註冊地址的地理分布來看,有兩個地區相對較為突出:北京和廣東。如果北京較為突出是因為科研院所和政策制定機構相對集中於此,那麼顯然高科技製造業相對集中的廣東就成為美方重點關注的區域。此外,也有大批註冊於香港的高科技企業被列入美方實體清單。而從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對華貿易戰的典型戰略意圖和戰術手段看,美方關注珠三角地區的意圖,顯然包括重點打擊該地區在高科技產業方面實現的飛躍成長,以及通過極限施壓來鎖定中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中所處的相對不利位置。也正因為如此,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發展與中國高科技製造業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可謂是緊密相關。

  當前,全球貿易結構出現一系列新變化,製造業特別是高科技先進製造業出現回流的趨勢,產業鏈供應鏈區域化本土化的跡象日益明顯,而仍未緩解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為全球商品和物資的流通帶來了更高的成本和種種限制。在這樣的局面下,各主要經濟體勢必都將自發地推出一系列政策調整措施,進而可能引發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深度變革,而其特點之一很可能就是用分布空間的壓縮來抵消相互依賴所帶來的風險成本。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21年2月14日,美國總統拜登發布行政命令,要求審查美國半導體製造及封裝、高容量電池、稀有金屬及稀土等戰略物資、藥品等產業領域的供應鏈風險。用這份行政命令當中的一句相當簡潔而明確的話概括,拜登政府此舉的目的在於突出強調:美國需要有彈性的、多樣化和安全的供應鏈來確保美國的經濟繁榮與國家安全。

可見,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不僅是產業發展的需要,更是國民經濟長期繁榮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需要。從這個意義上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基於對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最新判斷所作出的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戰略選擇。當然,我們也要客觀冷靜地認識到,即便是經濟實力雄厚、高科技製造業較為集中的粵港澳大灣區,其產業結構和參與國際經濟與貿易活動的方式也仍未完全擺脫“兩頭在外”的被動模式,其中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高端專業人才等諸多方面仍受制於人。因此,如何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將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當中的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任務。從國內大循環的角度看,粵港澳大灣區需在自身區域優勢的基礎上積極參與並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的區域化和本地化進程。從國際循環的角度看,粵港澳大灣區也需在持續深度參與國際循環的同時,繼續扮演好國內、國際雙循環之間聯通渠道的角色,並以“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面貌成為中國高質量發展向世界進行展示的窗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