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研究生應聘養豬場,不應被過度解讀
http://www.CRNTT.com   2021-05-21 12:39:40


  中評社北京5月21日電/據紅網報道,近日,中青報的一篇關於養豬場招人的報道引發了不少人關注,報道稱不少養豬企業擴大養殖規模,且為了適應現代化養殖的需要,廣泛招募大學生,包吃住,研究生年薪18萬以上,招聘啟事寫著,農村孩子優先,引發公眾熱議。(5月19日 澎湃新聞)

  乍一看,大學生應聘養豬場,著實讓人有些想不通,感覺有些許“屈才”。養豬的套路,無非是喂養豬,清理豬糞,定期打掃消毒等等,是典型的體力活,按傳統的觀念看,根本就與大學生、研究生等高學歷人群不沾邊。那麼養豬場招聘研究生意欲何為?莫非是噱頭、炒作?抑或是對高學歷人群的嘲諷、褻瀆?

  實則不然,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發展,時至今日,養豬業不再以自給自足的家庭散養為主要模式,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是大勢所趨,也是實現生態化、產業化的必由之路,養豬不僅是一項體力活,其實也是一項腦力活,比如生態養殖、疾病預防、智能化飼養等等,都離不開知識的積澱,以及人才的支撐。

  客觀上看,養豬也是一門產業,基於行業發展所需,養豬場面向社會招聘本單位亟須的人才,本就無可厚非,不僅不應被冷眼相待、熱嘲冷諷,反而值得鼓勵、值得點贊。這不僅能為大學生施展才華提供一個全新的領域,人才引進對於養豬業自身實現現代化、智能化,也是大有裨益。

  從大學生角度看,入職養豬場似乎意味著“掉價”。但其實這並不丟人,或許工作較為煩瑣,也夾雜有一些常規的體力活,還需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辛苦。但從長遠看,養豬業是民生的“菜籃子”,是社會的剛需產業之一,不僅前景廣闊,且大有可為。看似“冷門”的行業,其實蘊含極大的創業機會,於當代知識青年而言,這正是實現人生夢想、報效社會的一片沃土。

  事實上,養豬場招聘研究生,原本不應成為新聞。人各有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外界不應給予過多的解讀。隨著大學生就業溢出效應的日益顯現,不遠的將來,必然有越來越多在傳統的觀念看來,屬於“低端”或“冷門”的產業,會招攬和吸收大學生等高學歷人才的加入。而這無論於行業發展而言,或者是整個社會,都是一種進步,是一個有百益而無害的好現象。

  養豬場招聘研究生也好,研究生入職養豬場也罷,於人於己於社會而言,都是好事,媒體和公眾不應借機炒作、過度解讀,理性看待才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