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看人口變動的長期趨勢及其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1-05-22 09:15:52


 
  老齡化既是挑戰也帶來發展新機遇 

  文章認為,隨著經濟發展水平提高,老齡化程度加深是一個基本趨勢。今後較長一段時期,人口老齡化也將是中國的重要基本國情。根據“七普”數據,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13.5%,這一水平高於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但與多數發達國家相比並不算高。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體現,是中國邁向現代化國家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儘管人口老齡化會帶來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社會保障體系和家庭養老負擔加重等挑戰,但危和機是同生並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只要應對措施得當,就可以化被動為主動,對衝人口老齡化的不利影響。應對老齡化挑戰,未來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加快推動經濟增長從更多依靠“人口紅利”向更多依靠“人才紅利”轉變。人口結構老齡化意味著勞動供給規模萎縮、儲蓄率與資本增長率降低,從而導致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近年來,中國不斷增加教育投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勞動力受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不斷提高,使應對老齡化具備了一定的人力資源基礎。未來需要進一步提高人力資源素質,不斷強化教育和技能培訓,促進勞動者人力資本與產業需求的更好匹配;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提供優質公共就業服務,提高低齡老年人口的勞動參與度。

  加快形成與人口老齡化相匹配的產業結構,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人口是消費的主體,人口結構的變化會導致消費結構的變化。人口老齡化將帶動健康醫療、養老服務等需求的增長,消費結構的這一變化又將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升級。為加快形成與老齡化相匹配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需要政府在要素扶持政策和相關市場領域改革方面加大支持和推進力度。加強對大健康產業的財政支持力度,強化稅收和金融支持政策,並通過市場化運作吸引社會資金加大投入;積極培育健康經濟新業態,加強技術創新平台以及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健康產業和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

  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人口老齡化會對養老保險產生直接衝擊,加重醫療衛生體系的負擔。實際上,為應對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中國已開始了相關準備,例如,2000年就建立了國家戰略性社會保障基金,專門用於人口老齡化高峰時期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出的補充、調劑。未來還需著力構建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加快建立多層次養老保險制度,健全老有所醫的醫療保障制度,建立多層次長期照護保障制度,完善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體系。

  多措並舉提高養老服務供給。當前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還存在政府公共服務職能不到位、社區養老服務發展滯後、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等不足。為此,一方面要進一步發揮政府主導作用,調動社會各主體的積極性,共同承擔養老責任,逐漸形成以老年人為中心的,由家庭、社區、養老機構、其他社會成員和組織等組成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另一方面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業,支持形成產業鏈長、覆蓋領域廣、經濟社會效益顯著的養老產業集群。

  人口流動依然活躍,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 

  文章稱,根據“七普”數據看人口遷徙流動情況,中國人口流動依然活躍,人口的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數據顯示,中國流動人口3.76億人,比2010年增長了將近70%。從流向看,人口從農村向城市集聚、從內陸地區向東部沿海集聚的總體趨勢沒有變。在這樣的人口流動格局下,中國的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2020年城鎮常住人口為90199萬人,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89%,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增加2.36億人,農村人口減少1.64億人,城鎮人口比重上升14.21個百分點,平均每年上升1.4個百分點。

  根據1990年以來歷次人口普查結果,中國城鎮化率呈現加速提高的趨勢:1990年至2000年,城鎮化率每年提高0.98個百分點,城鎮人口平均每年增長1571萬人;2000年至2010年城鎮化率每年提高1.37個百分點,城鎮人口平均每年增長2107萬人;2010年至2020年城鎮化率每年提高1.39個百分點,城鎮人口平均每年增長2286萬人。

  到2035年中國城鎮化率還將有十幾個百分點的提高空間。城鎮化是中國最大的內需所在,每年上千萬的農村人口進城,必然會帶來勞動生產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帶來城鎮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投資的擴大,帶來居民收入和消費的增加,為農業現代化創造條件,持續釋放巨大內需潛能,這正是中國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的動力源泉所在,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大意義。

  從人口分布的區域格局看,東部地區人口為5.64億人,占39.93%;中部地區人口為3.65億人,占25.83%;西部地區人口為3.83億人,占27.12%;東北地區人口為0.99億人,占6.98%。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依然是人口流入最集中的地區。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