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推動非遺治理能力現代化
http://www.CRNTT.com   2021-05-25 09:09:47


 
  其次,《非遺法》推動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非遺治理體制機制建設,豐富發展了國際非遺治理制度。《非遺法》指出我國非遺保護有三項基本制度,包括調查制度、代表性項目名錄制度、傳承與傳播制度。以《非遺法》為指導,我國建立了以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傳承人名錄制度為標誌,以四級非遺保護行政體制機制為支撐,以四級法規、政策為保障,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的體制機制體系。這個體系,既體現了《公約》中對非遺保護的九大措施和三個名錄的要求,又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既為我國非遺治理保駕護航,又為國際非遺治理制度設計提供了中國方案。

  最後,《非遺法》推動了中國特色非遺治理模式探索,創新發展了國際非遺治理模式。針對《公約》中提出的非遺保護的概念和九大措施,《非遺法》確定保存、保護是我國非遺保護的兩大原則。以《非遺法》為指導,我國探索總結出以搶救性保護、生產性保護、整體性保護為代表的非遺保護方式,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成都國際非遺節、山東非遺博覽會、非遺品牌大會等為代表的非遺保護計劃、工程和措施,探索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非遺治理模式,促進了非遺分類保護和精准施策,提高了非遺保護能力,為國際非遺治理模式選擇貢獻了中國智慧。

  總之,《非遺法》頒布實施十年來,隨著我國非遺治理理念、制度設計和治理模式的不斷創新發展,我國非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大大提高,人民群眾參與非遺文化保護的自信心、自覺性顯著增強,我國非遺及保護工作的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

  當然,隨著國際國內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急劇變化,隨著新時代我國非遺保護發展的不斷深入,《非遺法》也需要與時俱進,不斷進行修訂完善,如在實施我國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和代表性傳承人制度過程中,如何提高非遺分類的科學性、可操作性的問題,如何針對非遺傳承群體實施代表性傳承團體認定的問題;再如,在貫徹非遺保護四級制度過程中,如何加強對傳承人、項目保護單位、各級文化行政部門之間權利與義務關係的規定和宣傳,弘揚非遺保護的契約精神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