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以促進消費為重點
http://www.CRNTT.com   2021-05-27 08:58:30


  中評社北京5月27日電/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消費帶來嚴重衝擊,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國消費開始全面恢復,呈現出一些亮點,特別是新型消費快速發展,實物商品網上零售增長14.8%,連續8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

  經濟日報發表國務院研究室原主任魏禮群文章分析,在這個背景下,未來5年至10年中國消費的增長趨勢如何?消費結構將發生哪些重要變化?消費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扮演何種角色?全面促進消費面臨著哪些結構性矛盾和改革任務?

  文章指出,全面促進消費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任務。眼下,中國消費趨勢呈現一些新特點:一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居民消費水平持續快速提升;二是居民消費結構發生重大變化,服務型消費全面快速增長;三是消費規模快速增長,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疫情沒有改變消費升級的趨勢。在經濟發展基礎上釋放14億人的消費潛力,不僅將為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重要條件,也將為促進世界經濟恢復並持續增長提供重要基礎;不僅對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大空間,也將對經濟全球化注入更多正能量。總的來看,著眼於中長期的發展,“中國消費”這種分析是一個新視角和新框架,值得重視。

  當前,中國消費結構升級趨勢不可逆轉。現實情況是居民實物消費下降,但服務消費上升,尤其是居民對中低端消費品偏好降低,對高端消費品偏好上升。中國進入新發展階段,一個引人注目的變化在於14億人的消費結構正從以物質型消費為主向以服務型消費為主升級,由此會引發社會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商業模式的深刻變革。這一觀點準確把握了中國消費結構升級的大趨勢,具有前瞻性。

  文章提出,其一,持續擴大城市消費。近年來,中國城市發展演進呈現新的時代特征。城市承載的消費功能逐步增強,能夠有效集聚人口的消費型城市逐步崛起,人口和消費向中心城市和都市圈集聚的特點日益突出,中國有望湧現一批區域性消費中心市場和國際消費中心市場。

  其二,全面促進農村消費。農村消費市場是中國超大規模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發展農村消費大市場,對打通城鄉經濟循環、促進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其三,消費催生產業變革。新的消費需求必然催生新的消費結構,也必然催生新的產業業態,並形成新的產業結構。未來幾年,要適應消費結構升級的新變化,有效發揮消費牽引作用,促進投資結構的優化升級,形成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新動力,形成以新消費引領新供給、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的良性循環。

  其四,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當前,超大規模市場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突出優勢,消費已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重在充分發揮14億人消費大市場的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

  總之,消費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的作用突出,是新發展階段經濟增長的重要特征。以釋放14億人的消費潛力為基礎,並由此形成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支撐,充分發揮消費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的重大作用,形成結構性改革的內在動力,這一主張符合中央決策部署,抓住了發展的主要矛盾。當前,形成消費結構升級的長效機制,既涉及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還涉及重大利益關係的不斷調整。為此,必須深化改革、找准重點,加快完善供給體系。比如,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為重點調整利益關係;適當增加公共消費,改善居民消費預期;以制度型開放推進服務業市場化改革,把服務業市場全面開放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任務,形成與消費結構升級相適應的供給體系;等等。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