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青少年模式”豈能形同虛設
http://www.CRNTT.com   2021-05-28 17:35:13


  中評社北京5月28日電/網評:黨建工作永遠是國企改革發展的“紅色引擎”

  來源:東方網 作者:楊玉龍

  6月1日起,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將正式施行。然而記者發現,部分網絡平台尤其是頭部網絡平台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仍存在較大漏洞,比如進入“視頻號”分區沒有“青少年模式”的自動彈窗提示,內容過濾上主要依賴家長監管,導致“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等。

  業內專家指出,當前,未成年人沉迷短視頻、直播及網絡遊戲的現象愈發普遍,暗藏巨大隱憂,必須進一步強化相關網絡平台責任。然而,也正如媒體所報道的現象,當前不少平台的“青少年模式”漏洞較大,尚沒有取得理想效果。根據新華社客戶端的問卷調查,超七成受訪者認為青少年模式“沒有多大用處,漏洞太多容易鑽空子”。

  “青少年模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讓其發揮出作用才最重要。因為,“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不僅會給未成年人帶來傷害,更有可能影響到社會安定。比如,未成年人沉溺於短視頻、直播,並投入巨款充值玩兒網絡遊戲、給主播“打賞”等現象屢見不鮮,而模仿短視頻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傷害的現象也偶有發生。

  讓“青少年模式”真正發揮出作用,關鍵是互聯網企業負起責任。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了網絡平台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方面的義務。青少年模式應成為網絡遊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平台的統一要求。對此,互聯網企業既要增強法律意識,更應履行好社會擔當,確保“青少年模式”真實有效。

  同時,也應將監管責任落實到位。據專家表示,青少年模式目前還不是法律方面的硬性要求,導致部分重量級的平台並不能積極採取此類模式。針對此,筆者以為,在完善青少年模式強制性標準的基礎上,有必要加大監管力度,倒逼互聯網企業落實好人臉識別、實名認證、信息共享等技術,構建起沒有紕漏的“青少年模式”。

  此外,家長對“青少年模式”應多上心。要知道,再完善的“青少年模式”也不排除有會存在漏洞,所以,家長面對孩子上網不能大撒把,一方面有必要教育引導孩子正確接觸利用網絡;另一方家長要看管好自己的賬戶,不能放任孩子去使用和消費。而且,家長要拿出更多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而不是讓手機或其他移動終端來陪伴孩子。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最新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在我國網民群體中,學生最多,占比為21.0%。如何讓這些青少年遠離網絡帶來的傷害,是亟待重視起來的大事,當然對於學校而言,也應在提升青少年網絡媒介素養上著力,以提升其正確運用網絡的能力,畢竟,“青少年模式”終歸來講,還需要青少年自律自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