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寒武紀生物多樣性暴發有新解
http://www.CRNTT.com   2021-06-08 17:28:41


   中評社北京6月8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人們普遍認為,加拿大伯吉斯頁岩遺址化石揭示了寒武紀生命突然暴發,然而最近的發現或推翻這一認知。在英國樸次茅斯大學的兩名科學家的帶領下,研究團隊首次模擬了伯吉斯頁岩保存完好的化石是如何被泥石流移動的。他們認為,泥石流可將來自不同區域的化石聚集在一起。相關研究發表在近日的《自然》旗下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上。

    加拿大伯吉斯頁岩遺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遺址之一,收集了超過6.5萬件伯吉斯動物群的化石標本。到目前為止,這裡完好保存了120餘種海洋生物的化石。這些化石的年代大約為5.05億年前,相當於寒武紀中期。

    科學家認為,寒武紀生命大暴發預示著生物多樣性正式出現。伯吉斯頁岩的化石記錄了有史以來最大、最強烈的生物暴發。伯吉斯頁岩中的成千種化石保存完好,此前人們認為這些生物生活在一起,其化石未經過遠距離運輸。

    此次,研究人員通過實地考察來確定泥石流的行跡,並通過水槽實驗模擬泥石流,確信某些生物的身體可以毫發無損地移動到幾十公里之外。

    “研究表明,化石沉積物的一般性流動不會對化石造成進一步損害。在沉積物層發現的化石,實際上其代表的動物群落生活的地方可能相距很遠。”研究人員之一、樸次茅斯大學的明特博士說,“這一發現可能會讓科學家更謹慎地解釋5億年前早期海洋生態系統。”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並不知道這些流動是在什麼時期發生的,但每一次流動都產生了一個今天所見的、叠加在一起的“活動床”,這讓我們產生一種這是來自單一群落的化石的錯覺,事實上可能是多個動物群落被泥石流從多個地方帶走,然後堆積在一起,形成一個看起來更複雜的動物群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