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公共服務唱主角,填志願少花冤枉錢
http://www.CRNTT.com   2021-06-17 16:07:25


  中評社北京6月17日電/網評:公共服務唱主角,"填志願"少花"冤枉錢"

  來源:東方網 作者:二旦

  高考結束,6月下旬,各地將陸續公布高考分數,志願填報將成為考生家庭的“重頭戲”。今年,因為有了教育部的強大支援,志願填報將有專業指導,從招考機構到高校到中學以及“陽光高考”信息平台的“咨詢周”,將會為考生提供信息,提供咨詢指導。而且教育部近日還發布預警,謹防“高價志願填報指導”詐騙陷阱。

  這個預警來得很及時。高考填報志願是學生職業規劃的重要一環,需要更多地考慮個人興趣、自身特長以及未來規劃,同時還要廣泛搜集目標學校的相關信息、儲備國家相關政策等。對於考生和家長來說,對這些信息的儲備往往是不夠全面的,導致他們在填報志願時“無所適從”,有點“抓瞎”。而這個時候,如果有商家號稱自己有“內部數據”,還有精准“算法”,能讓分數“效益最大化”,相信有很多人會怦然心動。

  但實際上,就像教育部所提醒的那樣,這些價格動輒上萬的所謂“志願填報指導”機構,存在政策不准、信息不實、誤導甚至詐騙等問題。他們所謂的“內部數據”,就是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及高校向考生提供的近年各高校在本地錄取情況相關參考材料,所謂的“內部人士”以及“專家”,也屬子虛烏有。有的機構所謂的“志願規劃師”甚至是臨時招募的社會人員,只經過幾天培訓就匆匆上崗,還有一部分“志願填報專家”連大學都沒上過,只是在按照總部培訓過的“台詞”給考生和家長輔導;有的謊稱能精准指導,但卻在收錢之後,溜之大吉。家長購買這些機構的服務不僅花了冤枉錢,更是對孩子前途的不負責任。

  根據教育部信息,各地教育部門、考試機構和高校將組織開展“加強考生志願填報指導服務”專項行動,為廣大考生提供形式多樣的指導服務。比如提供參考材料,提供免費指導服務,通過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平台“2021年高考網上咨詢周”為考生提供指導等。

  但是我們也看到,對於一些考生家長來說,這些信息和服務依然存在覆蓋面小,過於碎片化,或者利用起來不夠直觀便捷等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