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移亞洲象離群獨象安全回歸栖息地
http://www.CRNTT.com   2021-07-08 10:50:25


 
  記者:採取捕捉轉移措施的科學依據是什麼?

  陳明勇(雲南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教授):獨象活動區域持續降雨降溫,可供取食的自然植被減少,短期內很難找到適宜栖息地,長期依靠人工投食,不利於其身體健康。根據多年對西雙版納和普洱亞洲象的監測研究,獨象離群時間長短不確定,活動範圍廣,肇事風險高,監測預警和安全防範的難度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有必要對其採取有效的管控措施。這樣的轉移安置措施,也是國際通行做法。

  記者:用麻醉方式對“北移獨象”實施捕捉是否可靠?

  保明偉(西雙版納亞洲象救護與繁育中心職業獸醫師):實施麻醉捕捉轉移野象是國際通行處置方式,國內也有多次成功實施麻醉捕捉亞洲象的實踐經驗。野生動物麻醉捕捉技術對動物損害小、成功率高。對“北移獨象”實施麻醉捕捉的操作人員來自西雙版納亞洲象救護與繁育中心,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該中心於2002年成立以來,參與野生亞洲象救助、救護21次24頭,成功收容了小象“然然”“小強”“羊妞”等7頭野象。中心培養出一批技術過硬、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人員,專門從事亞洲象的救助和應急處置工作。2018年,救助中心成功救護了闖入普洱市鬧市區的“逛城哥”,2019年成功救護了在猛海縣頻繁肇事的“老三”,2020年成功救護了進入猛臘縣縣城的1頭公象。因此,我們在制定預案時就對“北移獨象”麻醉捕捉任務的成功實施有較大把握,能夠確保人象安全。

  記者:將“北移獨象”長距離轉移到西雙版納是出於什麼考慮?是否存在風險?

  沈慶仲(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高級工程師):之所以做出這樣長距離轉移放歸的決定,主要是基於以下兩方面考慮:一是亞成體雄象離群屬於正常行為,近期的監測顯示,獨象離群後,沒有表現出尋找和追趕象群的行為跡象。將其麻醉捕捉後就近送回象群,不能確保它不會再次離群。二是象群在尋找適宜栖息地,我們也一直在科學助遷其往南返回栖息地——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猛養片區。因此,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北移獨象”直接轉移至原栖息地放歸,最大程度減少對“北移獨象”的人為干預,有利於其盡快適應環境,恢復自然生活狀態。此次放歸的具體位置,是經過專家組認真論證踏勘的。“北移獨象”放歸後,將由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對其實施常態化監測,密切關注其健康和適應狀況。關於“北移獨象”的長距離轉移,我們做出完善的方案,運輸全程配備警車引導和醫療保障車,有專業獸醫和救護人員護送。在途中,選擇適合的位置給象補充食物和飲水,能夠保障其安全。到達後,現場專家對其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各項生理指標正常,成功安全放歸。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