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強化“專精特新”,推動中小企業創新與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1-07-29 06:56:20


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峰论坛7月27日在长沙举行
  中評社北京7月29日電/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峰論壇上致辭,指出企業家要以“專精特新”為方向,聚焦主業、苦練內功、強化創新。

  劉鶴認為,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好。他表示,一個普遍的規律是,中小企業發展得好的地方,經濟都很好。就如森林,如果只有參天大樹,沒有灌木和草本植物就很難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形成生態系統,也就無法抵禦自然災害。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多樣性、差異化的經濟生態,是經濟韌性最重要的保障,主要體現在競爭力與就業等方面。

  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社論指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人們發現德國等經濟體受影響很小,因為德國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99%左右,貢獻了約54%的增加值,拉動了62%左右的就業,表現出很強的經濟韌性。而美國將大部分產業外包,只留下大型跨國企業與本土服務業,抵抗經濟風險的能力比較弱,這也是美國自此開始重振製造業以及完善產業鏈的原因。

  但是,中小企業數量多並不代表一定增加經濟韌性,必須有更多數量的創新型中小企業才能增強經濟韌性與競爭力。也就是要培養更多的 “專精特新”企業,做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在德國稱之為行業“隱形冠軍”,在中國則是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或者“配套專家”型企業。這些技術性中小企業大多數位於製造業上游,主要以生產零部件、設備以及材料為主,在產業鏈中位於核心技術環節。

  文章表示,長期以來,中國企業在國家追趕發展過程中偏重規模和增速,而“專精特新”型中小企業則要強調專業化程度,避免多元化戰略,以確保在細分市場取得全球霸主地位。因此,中國中小企業應該改變傳統發展思維,強化“專精特新”,增強企業全球競爭力,通過占領全球市場贏得規模效應。比如南通振康生產RV減速器限制在一定數量範圍內,力求品質穩定和技術進步,而非規模增長。

  劉鶴提出,要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企業家精神就像魚一樣,水溫合適,魚就會游過來。”各地政府應該真正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培育和扶持“專精特新”企業,與此同時,資本市場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共同推動中小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但是,我們更應該關注劉鶴總理在此次會議上對當前經濟環境所給出的三個重要的判斷。首先,中國經濟發展到當前這個階段,科技創新既是發展問題,更是生存問題,表明了科技創新的戰略意義。某些國家持續對中國科技企業進行打壓,試圖通過摧毀中國企業產業鏈與市場來扼殺中國產業升級,如果我們不能在一定時間完成核心技術與產業鏈的自立自強,這種封殺會大幅延緩中國產業升級與經濟高質量發展,導致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落伍。

  其次,正是因為這種嚴峻挑戰,廣大企業家們要把握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趨勢,冷靜分析形勢,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承擔應有的社會責任,堅持專業深化,戰勝各種挑戰,努力開拓創新。劉鶴表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不會改變,改革開放的大政方針不會改變,堅定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為企業家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中國實現核心科技的突破要靠企業家組織創新資源進行攻關和研發,中國政府一定會創造更好的營商與研發環境,而企業家也應該承擔民族興衰與國家崛起的責任。

  其三,在新的發展階段,中央政府統籌發展與安全的關係,目的是保護公平競爭,促進資本健康有序發展,保護消費者利益,更好服務於構建新發展格局。只有建立一個更公平和法治的市場,才有利於激發企業家精神,只有創造一個更安全的經濟環境,才能讓中國經濟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乘風破浪,越過礁石或險灘。

  文章表示,中國的市場治理是為了更好的出發與高質量發展,當西方國家深陷結構失衡的泥潭而無法自拔的時候,中國推動改革並加強治理,是為了激勵全社會和企業家、投資者投入到創新發展與公平競爭之中,而不是對民間資本的打壓,更不是不要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